7月29日,2021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在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舉辦。
中國企聯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在做主旨講話時指出,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作出“努力爭取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這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要實現碳排放和碳中和的目標,需要付出艱巨的努力,需要全國上下凝心聚力,眾志成城,這其中企業家的作用尤顯重要。
據悉,本屆活動日主題定為“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新理念,開啟‘十四五’發展新征程”,就是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戰略部署,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進一步激發企業家活力,更好發揮企業家示范引領作用,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積極作為,探索“碳減排、碳中和”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模式,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局起步凝心聚力。
提高政治站位 深刻領悟雙碳目標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通過不斷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超額完成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履約義務,提升了《巴黎協定》框架下的國家自主貢獻力度,而且為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包容、普惠和高效的方向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習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全球看,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正在發生的緊迫而嚴峻的危機,威脅全人類的生存發展和子孫后代的福祉,在氣候危機面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堅持多邊主義、合作共贏是世界各國的唯一選擇。盡管各國的國情發展階段不同,力度有所差異,但政策措施和行動以及路徑還是大同小異,都在努力的轉型、創新,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發達國家過渡期少則45年,長則70年。而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要力爭在30年左右的時間完成。這意味著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
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無疑要付出更多艱苦的努力,這不僅體現了大國責任,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方案選擇。長期以來,我國不斷以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我國始終言行一致,是全球環境治理的積極參與者與貢獻者。
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這是我國向世界釋放出我們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信心和定力,為各國攜手應對挑戰、共同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貢獻了“中國力量”。
廣大企業要從全球視野著眼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深刻領悟雙碳目標對樹立中國國際形象,體現大國責任的重要意義,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共識,切實增強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從戰略層面出發,轉變運營方式,加快綠色低碳轉型。
發揮引領作用 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新理念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夠實現的,特別對于我們這樣一個還處于工業化、城鎮化深化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大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因此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系統觀念,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以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企業是經濟活動重要主體,不僅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承擔著重要責任,堅持綠色發展也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培育發展優質企業的必然要求。
企業家是企業的統帥和靈魂。無論在什么時候,企業家都要做好引路人,帶領企業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和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與減排、近期與長遠、全局與重點的關系,以大格局、大思路開辟一條高效率、高質量發展的碳達峰碳中和之路。
要轉變片面強調速度和規模的傳統思維,擺脫要素投入、資本投入的路徑依賴,探索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等,注重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企業向綠轉型。加快推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綠色化”。
堅持企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共進,大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節能減排,做到綠色生產、清潔生產,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企業。
勇于擔當使命 把握綠色轉型重要機遇
碳中和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戰略轉變和生活方式變化,會帶動整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經濟技術的再造。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產業設定了清晰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約束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結構等將面臨深刻的低碳轉型,將倒逼鋼鐵、水泥、石化、有色等高碳排放行業,改造裝備、提升技術水平,推動電池、風電、光電、氫能、電網傳輸、智能電網、儲能等能源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形成綠色經濟增長新引擎,推動產業低碳化、綠色化發展。隨著我國低碳化進程不斷加快,市場蘊含的機遇非常大。
不僅以經濟與環境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綠色經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蘊藏著巨大商機,環境治理與修復、生態建設等也都將有很大的市場。
企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力軍。
對企業而言,碳中和既是發展的重要挑戰,更是企業綠色轉型的重要機遇。短期內會增加企業的研發、運營成本,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支出,面臨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抉擇。
但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企業家只有以國家政策為指引,緊跟綠色高質量發展,超前布局,加大資金、科技投入,加快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才能確保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企業家應抓住機遇,把握綠色低碳發展潮流,積極作為,加大在碳達峰碳中和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投入力度,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進節能低碳技術研發推廣和應用。
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交流合作,取長補短,通過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壯大自己。
堅持雙輪驅動 推動綠色低碳創新
隨著國家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相關產業政策的精準支持,我國綠色低碳領域的創新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清潔能源系統、最大規模的綠色能源基礎設施、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并為全球清潔能源產品的快速擴散和應用提供了堅強的后盾。
但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關鍵領域,美國等發達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仍然整體領先,在前沿技術、高端設備、先進材料領域具有較大優勢,并試圖通過科技脫鉤阻止中國在綠色低碳領域鞏固現有成果和進一步實現突破,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面對新形勢,企業家要堅持雙輪驅動,大力推動企業開展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圍繞低碳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過程管理、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開展工作,從節能減排、能源替代、原料替代等方面進行改進,逐步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體系,支撐企業長期的“碳減排”“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推動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優化。
要更加注重綠色低碳技術開發及應用,防止技術上被“卡脖子”,增強防范技術壁壘的風險意識,積極應對歐美各國的碳稅機制,力爭在全球產業鏈的關鍵節點爭取主動。
積極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在清潔能源替代、能效提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方面加強低碳、零碳、負碳等重大科技攻關,同時注重成本性價比和安全性方面的綜合把握,不斷探索綠色能源管理的創新應用,攜手綠色金融,逐步建立完善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優選減碳技術路徑,科學制定減排目標和實施方案。
加大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投入,引導企業研究發展成本低、效益高、減排效果明顯、安全可控、具有推廣前景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
加強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充分利用揭榜掛帥等政策機制,推進低碳、零碳、負碳和儲能、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領域的科技攻關和規?;瘧谩?/font>
以數字化和低碳化相結合,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推動企業綠色轉型,適應與引領“雙碳”目標的實現。
發揮協同效應 共同構建綠色生態體系
碳中和不是哪一個企業、哪一個行業能夠單獨完成的艱巨任務,需要全社會、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協同降碳將是今后一段時期企業間繞不開的話題。
企業家在推動企業開展決定中國未來的關鍵、前沿技術大規模開發上,一定要走協同創新之路,特別是在關鍵低碳技術方面,要在研發組織上實現變革和突破。
在實施路徑協同方面,要積極開展多能互補、發揮減污降碳協同效應、重視運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在科技創新協同方面,要加強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綠色化數字化轉型。要堅持企業聯動,盡快構建綠色生態。
大企業要將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到發展全過程的各個領域,積極發揮龍頭作用,不斷優化減碳技術路線,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甚至跨行業的協同減排,推動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中小企業要發揮全員投入的主動精神,積極參與,探索全產業鏈、全供應鏈碳減排、碳中和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模式。
2016年的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寧東基地視察,發出了“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為這座荒原上崛起的現代煤化工基地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
5年來,寧東人用拼搏實干譜寫了“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生動實踐,生動描繪著實干成就事業、實干創造未來的精彩畫卷,把基地發展成為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循環經濟示范區、綠色園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十四五”時期,寧東基地將奮力踐行“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奮力建設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國內一流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聚區、西部先進制造業發展創新區,爭做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排頭兵,不斷續寫“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輝煌篇章。
2021年企業家活動日在寧東基地舉辦,吸引全國各地的企業家走進寧東、了解寧東,進而在寧東投資興業,與寧東企業家重溫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偉大號召,以實際行動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提出的企業家要增強愛國情懷、勇于創新、誠信守法、承擔社會責任、拓展國際視野五點希望,共同踐行習總書記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全面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快企業綠色轉型步伐,為寧東、為全國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不懈奮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