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王保明
日前,山東省商務廳、科學技術廳、財政廳聯合發文,公布山東省首批國際合作園區認定名單,青島中德生態園作為青島唯一入選園區,斬獲殊榮。如此高規格的榮譽,在青島中德生態園屢見不鮮。
自2013年正式啟動建設以來,中德生態園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1億元,建成327萬平方米綠色建筑,17個世界500強項目、30多家行業領軍在內的3600多家企業落戶,實體經濟指標貢獻連年翻番。
優勢產業加快集聚
在中德生態園,由華大基因投資18億元打造的青島華大智造生產基地正在進行基因設備的試生產。作為省市兩級重點項目,該項目聚焦基因測序設備等生命大健康數字化高端裝備研發,填補了山東省生命科技核心工具制造領域的空白。開工前,項目曾遭遇施工圖審定方面的難題,對此,中德生態園派出專班跟進,按照西海岸新區推出的施工彈性許可制度,為項目實行“先證后圖”模式,保證了項目順利開工。
備受矚目的青島華大智造生產基地順利推進,是青島中德生態園積聚優勢產業的一個縮影。當前,中德生態園在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產業持續發力,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鏈漸具雛形,4個項目中標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海爾中德智慧園區贏得2020年ROI-EFESO工業4.0獎;華大智造項目落地出資,打破基因測序設備制造美國技術壁壘,清原項目建成,正大制藥海洋新藥取得一期臨床受理通知,青歐生命科學高等研究院首批博士研究生正式入學。
新興業態蓬勃發展
走進位于青島中德生態園內的中德商通產品展示廳,貨架上,洗手液、洗潔劑等個人洗護用品以及進口奶粉等母嬰產品,維生素、進口食品、酒水等各類來自德國的產品一應俱全,而這些產品在中德商通電商平臺上,都可以買到。
中德跨境貿易服務平臺——中德商通通過“一倉一店一平臺”的跨境綜合服務體系,依托青島跨境中心倉,實現與項目合作伙伴的貨源、倉儲、信息、政策共享,整合私域流量,打造集物流供應鏈、線下展示和線上銷售于一體的跨境貿易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從供應鏈到產品交易的一條龍服務。截至目前,中德商通與35家德國一流國際品牌及廠家開展合作,通過“線上線下”雙模式,中德商通線上運營品牌店鋪達到11家,線下發展區域經銷商超過480家,構建了成熟穩定的全國市場體系。
依托青島自貿片區,中德生態園積極開拓培育新興業態,全力以赴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引聚現代金融項目,金財互聯項目簽約注冊,青島自貿片區獲批后首個金融保險服務項目揭牌,累計吸引入駐各類金融企業98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家企業入選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5家企業獲評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城市大腦公司作為山東省首家國有園區平臺公司成功登陸新三板;園區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52件,全省領先。擴大跨境貿易規模,中日韓消費專區加快建設,山東自貿區首家外商獨資韓資旅行社注冊,德國電商協會駐華辦事處落戶,建成山東省內首家中德技術產品交易平臺,完成跨境貿易額13億元,同比增長184%。
互動交流不斷深化國際合作
開放的經濟最有活力,開放的地區最具有競爭力。作為中德兩國政府合作園區,深化國際間的交流合作是園區發展的重中之重。
5月20日,青島中德生態園禮賢館正式對外開放。“禮賢館作為中德國際交流活動的承載主體之一,見證了中德生態園在對外開放、人文交流、多邊合作的創新發展歷程,下一步將繼續對外展示中德人文歷史交流的獨特魅力,打造中德雙邊合作的新名片。”中德生態園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
除了禮賢館,在園區內,以客廳為載體,更多的交流與合作在這里落地、生根。青島德國“國際客廳”爭當示范,舉辦德國企業重聚日等線上線下活動20余場;青島日本“國際客廳”運營,先后接待中日各界來訪3200余人次,承辦舉辦中日綠色技術交流會等活動20余次,簽約落戶企業機構24家,投資額約35億元。
綠色發展的“城市樣板”
這座新興城區與眾不同:傳統城市呈現的是地下管線不斷延伸、雨污分流、集中供熱,而中德生態園則“減”掉雨水管線,建設海綿城市;“減”掉污水管線,實施中水回用和生物質能源利用;“減”掉集中供熱,實施非化石能源分布式供熱……
從以上便可感受到,青島中德生態園具有的可持續發展示范意義的生態園區。迄今,中德生態園已經榮獲2018全球可持續城市和人居環境獎——全球綠色城區獎、中國人居環境獎等十多項榮譽,先后獲批全國首批低碳城試點、全國首家綜合標準化示范園區、國家綠色制造國際創新園、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全國首批新能源示范園區。
近日,行業首個“碳中和”示范項目落地青島中德生態園區內的中央空調互聯工廠,獲得國家級認可。這也將中德生態園打造碳中和“燈塔基地”的愿景又推進了一步。
據了解,為推動中德生態園的綠色轉型,卡奧斯COSMOPlat智慧能源總控平臺結合了能源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網絡等技術,實現了能源流、數據流、碳追溯流的“三流合一”。該系統對園區能源系統管控和調度,提升整體效率。在園區內,平臺將在年內完成總裝機量13.5兆瓦的光伏發電系統的建設,折合約減少1.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計劃建設的3臺3兆瓦的低風速風機,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5萬噸。除此之外,平臺在后端降低單臺能源消耗,每年可帶來3.22萬噸二氧化碳的減排,相當于植樹造林3.22萬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