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展開的,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管理,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售、零售商、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網鏈結構。
對于物流業的發展過程,權威物流學者鮑爾索克斯教授認為: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企業物流強調的是運輸效率;50年代,強調的是降低成本;60年代,企業開始尋求物流外包;70年代,強調物流系統運作整合和質量;80年代,強調物流對企業的財務表現和運作優化的問題;到90年代,則強調物流對客戶關系的作用和跨企業的延伸。物流跨企業的延伸,實質上就是供應鏈形態。所以說,供應鏈的實質是物流管理深度和廣度的擴展,供應鏈的主要挑戰是整合供應商和客戶資源。
近年來,在市場需求和技術革新的推動下,供應鏈也不斷創新,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JIT拉動供應鏈第三方物流集配商
傳統模式下的供應商對制造商一對一配送,帶來的問題是,物流運輸的時間遠高于加工和制造的時間,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現在很多核心制造商開始采用新的模式,委托一個大型的第三方物流商,來代理執行供應物流所有的管理行為。這就是第三方物流集配商(3PL-HUB),從而產生了3PL-HUB直送工位模式,它是指在位于核心制造商附近,設立由第三方物流企業管理的集配中心,用于儲存來自上游供應商的供應物料,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制造商的日裝配計劃將物料分揀出來后直接送往制造商的生產工位。
3PL-HUB直送工位模式基于高度的信息共享,以核心制造企業的JIT(準時生產)生產方式,拉動第三方物流集配商的同步物流活動,再以3PL-HUB關于庫存狀態和補貨信息拉動供應商生產,從而實現供應鏈的協同運作。3PL-HUB直送工位模式需要先進靈活的信息系統作為支撐。同時,需要第三方物流企業具有較強的物流運作控制能力。因為從需求計劃的發布,到原材料的入庫管理,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全程跟蹤,確保零部件及時入庫,維持低庫存的運作,保證不缺貨,同時根據生產企業的日需求計劃將品類繁雜的零部件適時送達生產工位,整個運作是一個環環相扣的供應鏈協同運作過程。
3PL-HUB不僅僅是一種庫存管理方法,它對于整個供應鏈JIT生產模式的實施和快速響應顧客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成為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供應鏈協同運作的新方式。從行業特點看,目前主要采用這種模式的行業是IT業,如Compaq、Apple、Dell和IBM以及Solectron;其次是汽車制造業,如陸虎汽車公司、上海大眾、武漢神龍汽車公司等。
金融業介入供應鏈融資
國內的銀行業長期以來,習慣于“嫌貧愛富”,忽視中小企業。而處于供應鏈中弱勢的中小企業,往往會被核心企業壓住商品供應資金,金融危機以來,這種狀況更是加劇了中小企業現金流的短缺。
所謂供應鏈融資,是指由銀行通過審查企業的整條供應鏈,基于對供應鏈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信用實力的把握,對其核心企業和上下游多個供應企業提供靈活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新型融資模式。
供應鏈融資已經成為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的捷徑。作為全球最具潛力、增長最迅猛的采購市場,中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金融服務的創新已經是必然趨勢。這些外資銀行沒有穩定的客戶來源,沒有固定的網點,還無法經營大部分地區的人民幣業務,于是借助供應鏈融資這一手段,與物流公司合作,以掌握供應鏈的成員組成和貨物流向等重要信息,再以合作良好的國際性大企業為核心企業,向其在中國內地的供應鏈上下游成員進行滲透。
目前,在中小企業居多的廣東省佛山市,工商銀行已經推出了“供應鏈融資”業務。只要與核心企業交易,無論是核心企業的供應商還是經銷商,工行均可為其提供融資支持。其他的,包括深圳發展銀行、上海浦發銀行均提供了此類服務。從行業上來看,該業務運用最充分的市場有全國的鋼材、汽車市場,華南的能源市場和華北的糧食市場等。
資金流驅動下的供應鏈協同
銀行介入供應鏈的模式,解決了中小企業資金流短缺的問題。而資金流驅動下的供應鏈協同,是資金流服務商主動掌控的一種新興的供應鏈協作模式。資金流服務商,指在傳統物流服務之上提供資金流服務的供應鏈綜合管理服務商,目前典型的代表企業有怡亞通、普路通,它們運用自身的資源為客戶提供多方面的資金流服務,以加速供應鏈資金回收的速度,降低企業采購資金占用比例,改變供應鏈中資金流走向。
深圳的怡亞通公司,超越了一般物流企業的業務范疇,成為集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于一體的專業供應鏈服務商,它通過資金流來協同整個供應鏈,通過對供應鏈上下游的諸多企業進行有效地資金籌措和現金流的統籌安排,合理分配各個節點的流動性,從而提高供應鏈節點企業運作的同步性,使整個供應鏈更加敏捷,進而提升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比如,某OEM客戶給唯冠下達了一個生產顯示器的訂單,唯冠拿到訂單以后就找供應商采購,如果自己的資金不夠,傳統方式下是去找銀行貸款,等銀行審查流程走完,訂單早已過期。這個時候,怡亞通的角色就產生了,它用手里的資金墊付貨款采購,讓境內外的供應商收款出貨。由于企業采購要配套到達才可能開始生產,怡亞通就協同物流商跟供應商,全部到香港出貨,進入深圳就委托物流商直接把貨送給唯冠,唯冠加工完成訂單后發給OEM客戶,拿回貨款。這樣,就實現了整個供應鏈的完美的協同,確保了按期交付。
國際一些大型企業,像戴爾、通用電氣等,都已經把資金流的控制融入到供應鏈,實現了資金流驅動下的供應鏈協同。
物流交易超市化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為應對生存困境,2009年,上海68家物流企業聯合組建全國首家物流零擔超市。
該超市不同于日常生活品超市,是物流路線的集中交易平臺,實現供需雙方集中交易,可以節省時間、減少運輸成本。物流超市線路齊全,統一接單,統一客服。物流超市采取租賃席位的方式,每個席位租費每月大約2000元,中小型物流企業可以承受。如今已進駐企業68家,除公路專線外,還包括海運、內河水運、航空、鐵路、大件、快件等。目前,平均年銷售額約600萬,累計銷售額達4.08億元。
“超市”這個平臺,將物流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有機地連接起來,為客戶提供全國無盲點的“一站式”服務,推動了我國物流業現代化的進程。
物聯網實現供應鏈管理的可視化
物聯網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供應鏈的流程和管理手段,為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首先,增加供應鏈的可視化。供應鏈上的企業將可以利用物聯網,提高供應鏈管理的透明度,在盡可能小的成本下,更加快速、及時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從而提高供應鏈整體競爭能力。
其次,優化和協調供應鏈成員的作業計劃。物聯網可以充分實現信息共享,核心企業可以最大程度地協調供應鏈上各環節的作業計劃,可以及時地選拔、評價合作伙伴,并有效監控供應鏈運作的各個環節。
第三,加強產品質量的跟蹤,加快產品質量的反饋。通過物聯網,企業可以實現對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產成品的識別與跟蹤,實現對貨物的智能化管理,加強對產品質量的控制及追蹤,切實保證企業能夠提供高品質產品。
云計算優化IT供應鏈
云計算,是一種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計算能力可以作為商品進行流通。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為“云”,云中的資源是可以無限擴展的,并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按用付費。
運行在云計算環境下的供應鏈系統,可以讓全球范圍內的供應商實現不限時間、不限區域地運作、交易、查詢,提高對伙伴信息的透明度,降低管理成本,增加供應鏈反應速度。比如,汽車行業,每一個核心制造商周圍有很多供應商,核心制造商可以部署云計算的應用。這樣,ERP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可以隨時更新,IT的總支出就會顯著下降,而IT系統的敏捷程度就會顯著提升。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