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劉玉發
區塊鏈是我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浙江省重點培育的未來產業、“新星”產業。近年來,寧波市緊抓區塊鏈歷史窗口與戰略機遇期,聚焦“四個先行”,打造“雙核兩翼”,在全國全省率先探索了一批典型應用場景,為未來產業先導區、“新星”產業群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鏈科技:工業碳管家,讓碳管理有據可依
“你看,在這張海曙區域地圖上,紅色的圓點代表高碳排企業,黃色代表中碳排企業,綠色代表低碳排企業。只要一看地圖,你就能清晰地了解海曙區主要碳排放企業的分布位置,摸清規上工業企業碳排放的家底。”海曙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一邊說,一邊指著屏幕向筆者介紹,以碳排企業產業地圖為基礎,海曙已構建起一個涵蓋企業煤、油、水、氣、電等多維能源數據的綜合性的管理、服務平臺。
據介紹,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清潔生產、綠色制造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分析企業的煤、油、水、氣、電等用能數據,通過建立模型預測企業碳排放,不僅能監測重點碳排行業和企業,還能為政府碳排放管理提供決策依據,通過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市場準入,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從而優化全區產業結構,對海曙全面推進碳達峰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煤、油、水、氣、電等企業用能數據散落在各個職能部門,存在一定的數據孤島,政府部門無法有效掌握區域碳排數據以及碳排結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相關產業政策都缺乏有效的量化支撐工具。
中國工業報從寧波經信局長了解到,如何打破數據孤島,讓碳治理有據可依。2021年7月,海曙區正式上線碳管家平臺,依托數字經濟門戶實現政府側與企業側數據的互聯互通,打通各個部門的數據孤島,政府部門不僅能看到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的碳排放數據,還能了解企業的詳細信息、地理位置、土地數據、增加值數據等。目前該平臺已完成對全區750家規上工業企業的碳排放數據監測全覆蓋,并錄入了2018年至2020年三年的數據。
“除了全區的數據,我們還能通過刪選,選擇相關的鄉鎮、街道,選擇重點行業進行碳排放的分析與查詢。”海曙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以金屬制造和加工行業為例,目前海曙共有61家金屬制造和加工企業。點擊詳細數據,海曙金屬制造和加工企業的家底一目了然。
需要查看重點鄉鎮或者重點行業的碳排放數據時,也只需在鄉鎮、街道一欄選擇相應的鄉鎮、街道,選擇需要查看的年份以及相關的重點行業進行查看。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上云是未來政府數字化治理的關鍵一步。但在調研走訪中,發現不少企業對原始數據上云存在抵觸。如何在確保企業數據安全、保護企業隱私的同時,全面摸清企業的用能情況?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或許是目前破題的最優選擇。”通過與寧波產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海曙企業的原始數據上云之前,都會經過區塊鏈技術的“過濾。
目前,在碳管家平臺上顯示的碳排總量數據、畝均碳排放數據、企業增加值碳排放數據均是平臺通過計算后的數據,而不是原始數據,有效保護了企業的隱私。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高度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也進一步確保了企業數據的安全。
摸清企業碳排放的家底后,該平臺將通過碳排放數據的監測、匯總、分析和報告,幫助政府掌握區域碳排放數據和碳排放結構。平臺為區域實現低碳發展戰略提供量化決策依據及管理措施,通過綠色低碳政策的引導,提升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意識,以激勵機制引導企業促進區域經濟持續、穩定、綠色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碳排數據的分析和預測,通過構建碳排總量、畝均碳排放量、單位增加值碳排放量等多維碳排指標體系,可以解決碳排總量不清晰、碳排強度不明了、低碳優化發展路徑不明確的痛點,為全區工業“畝均論英雄”改革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進一步細化依據及管理措施。
“碳管家平臺的建設讓海曙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嚴控兩高企業準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變得有據可依。”海曙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海曙將依托該平臺,精準建立綠色工廠培育庫,開展星級綠色工廠創建,引導企業加快向綠色化轉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