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促進現代服務業在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江蘇作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之一,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刷新江蘇經濟發展面貌。2020年,全省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3955.8億元,占GDP比重達到52.5%,占全國的9.7%,總量位居全國第二。
據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高清在11月11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服務業發展規劃》)發布會上介紹,此次發布的《服務業發展規劃》是“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是指導未來五年全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行動指引,是編制全省服務業領域其他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為全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最大的特點就是將規劃目標與工作任務緊密地結合起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以江蘇現代服務業發展“331”工程為突破口,全力推進實施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培育工程、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范工程、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標桿引領工程。
《服務業發展規劃》主要圍繞服務業重點產業領域和新業態、新模式、新增長點,積極謀劃和培育儲備一批服務業重點領域優質項目,每年確定150個左右服務業重點項目予以推進實施,年度新增服務業投資千億元左右。
主攻發展優勢型服務業
大力提升研發設計、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科技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科學技術普及等科技服務能力,加快構建全價值鏈科技服務體系。系統推進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高端裝備制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集群和標志性產業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標志性技術成果。
聚焦工業軟件、關鍵基礎軟件、安全軟件、新興平臺軟件、行業應用軟件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突破一批軟件核心技術和產品。加快制造技術軟件化進程,開展基礎軟件、高端工業軟件和核心嵌入式軟件等產品協同攻關適配,培育工業軟件創新中心。
全面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專業化物流、跨境物流、冷鏈物流、電商物流、航空物流、應急物流等物流業,提升物流數智化、綠色化、國際化水平,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打造現代物流強省。
突破發展先導型服務業
圍繞建設數字經濟強省,加速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進程,重點突破數據采集、數據存儲與管理、數據挖掘與分析、大數據可視化、大數據治理、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部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形成技術先進、生態完備的技術產品體系。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工程和“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工程,推動工業領域“5G+工業互聯網”先試先用,打造典型工業應用場景。
聚焦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原創算法、高端芯片和生態系統等產業薄弱環節,推進人工智能開發框架、算法庫、工具集等研發突破,加強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處理、生物特征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智能決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到2025年,江蘇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和總體競爭力處于國內第一方陣,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引領區和應用示范的先行區。
推進“工業設計進千企”行動,支持企業建設高水平的工業設計中心,加大工業設計重點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力度。推動建設一批工業設計園區和集聚區。支持工業設計企業發展成為集設計、品牌打造、產品營銷于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推進制造業服務創新
大力實施生產性服務業十年倍增計劃。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升面向制造業的社會化、專業化、綜合服務能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帶動制造業流程再造、模式創新、質態提升。
培育壯大制造服務業主體,支持企業和專業機構提供質量管理、控制、評價等服務,支持制造業企業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研發設計、創業孵化、計量測試、檢驗檢測等社會化、專業化服務。制定重點行業領域數字化轉型路線圖。
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培育“大數據+”、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業軟件等重點服務業產業鏈,完善服務業供應鏈管理、企業流程再造和精益服務。突出龍頭帶動,加快產業鏈優勢服務業企業和專業配套企業集群協同發展,加強供應鏈協同、創新能力對接、數據資源流通,形成合作共贏生態體系。
創新培育市場主體
強化龍頭骨干企業引領作用。支持有實力的現代服務業企業實施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鼓勵開展國際化經營,打造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主導地位的世界級現代服務業企業。支持龍頭骨干服務業企業向規模集團化、服務專業化、功能體系化發展,打造一批連鎖型、平臺型現代服務業企業集團。
激發中小微企業發展活力。在細分領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獨角獸、瞪羚企業。圍繞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品牌創新等方面,完善中小微企業孵化體系和創新服務體系。鼓勵大型企業及專業服務機構建設面向中小微企業的云服務平臺。
大力培育總部企業。完善總部企業發展服務體系,積極引進跨國公司總部及地區總部和國內大企業集團總部。引導企業加強研發中心、運營中心、結算中心、銷售中心、客服中心等建設,提升市場化、國際化、資本化運營能力,打造生產服務、銷售管理、決策運營、科技研發等功能性總部。扶持綜合實力強的本土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優勢本土總部企業。
加速協同融合發展
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積極推進兩業融合發展標桿引領工程,推動制造業企業向附加值高的服務環節延伸、服務業企業向制造領域拓展。發展服務型制造,鼓勵企業從產品制造商向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支持開展總集成總承包、定制化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支持創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企業、項目、平臺。推動服務向制造拓展,鼓勵服務企業發揮數據、技術、渠道、創意等要素優勢,通過個性定制、委托制造、品牌授權等方式向制造環節拓展,實現服務產品化發展。
鼓勵先進制造業集群、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創建兩業深度融合知名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牽頭組建跨行業、跨區域的兩業融合發展產業聯盟。開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打造面向主要產業集群的兩業融合發展服務平臺,打造一批兩業深度融合的優勢產業鏈條、標桿企業、新型產業集群、融合示范載體。到2025年,培育形成省級兩業融合發展標桿引領典型100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