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毛志亮 通訊員 丁寧寧
近日,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正式公示2021年下半年70批次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擬資助人員名單。據第三方機構“青塔”統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博士后共獲資助33項,資助金額264萬元,位居全國第22位、連續五年蟬聯全國科研院所第一。在上半年69批面上資助共計獲批46人,資助金額442萬元,獲批人數居全國科研院所第一,全國排名第20名,廣東省排名第4名;本年度總獲批79人,成績再創新高,體現了深圳先進院博士后培養體系的優勢與實力。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70批面上自助擬資助人員單位排名(數據來源:青塔)
據“青塔人才”公眾號統計,在此次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70批面上資助申報工作中,共有3944位博士后擬獲資助(不含軍隊系統擬資助人員)。其中面上資助擬資助人員3794人,西部資助項目150項。擬資助人員所屬單位主要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根據擬資助人員所屬的一級學來看,在102個一級學科中,基礎學科博士后獲資助項目數較多,位居各類學科前列。各類學科中,臨床醫學最多,共有363人擬獲資助,位居第一;生物學共有305人擬獲資助,位列第二;材料科學與工程共有257人擬獲資助,名列第三。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是專門用于資助在站博士后科學研究的基金,又被視為“種子基金”,旨在通過資助,促使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的優秀年輕博士后進行創新研究,培養造就一支跨學科、具有復合型和戰略性特點的博士后人才隊伍。除基金外,深圳先進院博士后在高水平人才支持計劃中的競爭也表現優異。同年6月份,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王蘭香獲得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資助、安柏霖獲全國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批人數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深圳先進院高度重視博士后工作,把博士后隊伍定位為學校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人才隊伍的“蓄水池”、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全面加強博士后工作,博士后隊伍“擴規模”與“提質量”并舉,加強過程管理,注重內涵提升,給予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從事資助創新研究的科研啟動經費,堅持目標導向。繼2019年新增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之后于2020年在每5年一次的全國博士后綜合評估中,深圳先進院博士后流動站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均獲評優秀站點,1人獲選全國優秀博士后管理工作者稱號。
據統計,全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993個、科研工作站3324個,來自全國參與評選優秀管理工作者5000余人。廣東省26個流動站和24個工作站獲批優秀等級,9位博士后管理工作者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后管理工作。深圳市僅兩家獲批優秀,深圳先進院作為其中之一的流動站和工作站均獲批,此次獲批是對深圳先進院近5年來博士后工作的充分肯定。
深圳先進院博士后工作開辦以來連創佳績,在多方努力下,打造了良好的人才環境,舍得人才投入,重視青年人才戰略儲備力量培養,不斷推動深圳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