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小說,是中國文學由傳統向現代蛻變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學文體,其既有別于傳統小說,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現代小說,在東西方文學傳統的碰撞、交融中,確立了頗為獨特的文體規范。中山大學教授郭冰茹寫了一本《中國現代小說文體的發生》,就現代小說如何處理它們與文學傳統之間的關系,以及在現代小說創作中是否存在文體跨界現象等問題深入研究,將中國現代小說是如何產生和發展起來,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一一展開。
習近平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要“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中國現代小說文體的發生》通過對最具中華民族特色的“文體”的梳理闡釋,有助于夯實當代思想文化建設的地基,推動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
《中國現代小說文體的發生》 受訪者供圖
《中國現代小說文體的發生》一書,返歸中國現代小說文體發生的原點,首先以“知識考古學”的方式,以清末至“五四”眾多學者文人的翻譯、創作、論述為考察對象,討論從novel、fiction到“小說”的過程中,文體觀念的發生、發展與確立;其次依據短篇、長篇的分類標準,深入解讀每一體裁初期的作品,特別是那些被廣泛認為確立了該體裁文體規范的作品,討論它們文體的特征、成因、爭議與影響;最后則將目光聚焦于一些在文體上極具開創性的作品,探討這些文體創新的背景、意義,及其所揭示的中國現代小說文體本土化的可能路徑。
《中國現代小說文體的發生》全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討論“舊文學”與“新文學”交接之時中國小說的文體探索;第二章和第三章結合個案分別討論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的文體發展;第四章從具體個案入手,重點討論中國現代小說與敘事傳統之間的復雜關系;第五章提及“大體須有,定體則無”引出關于現代小說文體的另一個問題,即現代小說的散文化實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