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目前整個社會物流業的增加值已占到服務業增加值的16%,其中工業物流占到全社會物流總額的91%。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對于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意義不言而喻。
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制造業與物流業(以下簡稱“兩業”)聯動發展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侯國俊表示,為促進工業物流發展,工信部今后將在積極推進物流信息化,支持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的同時,鼓勵制造業企業剝離重組物流業務,探索發展逆向物流。
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眾所周知,從原材料到產成品,90%以上的時間都處于倉儲、運輸、包裝、配送等物流環節,可以說,物流是制造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制造的效率和成本。然而,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8%左右,而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或經濟體的這一比例只有9%左右。
對于制造業而言,大而不強、發展方式粗放、服務業比重較低、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一直制約著其升級發展。而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工業化步入中后期發展階段,必須借助于服務經濟的力量,通過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不僅可以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而且可以推動服務業快速發展,是一舉兩得的雙贏舉措,對于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王慧敏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會物流的大家庭中,工業物流又是主體。目前,工業品物流占全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在90%左右,2012年這一數字為91.37%。
在侯國俊看來,發展工業物流,不僅有利于解決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偏高的問題,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
“堅持走有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物流環節是一個重要突破口。要以工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以降低工業物流需求增速為基本突破口,建立和完善與現代產業體系相匹配的工業物流服務體系。”侯國俊表示。
“兩業”聯動見實效
從最初的半信半疑,到后來的中立觀望,再到如今的漸成氣候,“兩業”聯動已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記者從本屆“兩業”聯動大會上了解到,通過實施“兩業”聯動,許多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顯著降低,生產效率和客戶滿意度明顯提升,一些企業還在創新聯動模式,延伸聯動領域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北京交通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開展“兩業”聯動后,制造企業訂單完成周期從之前的11.8天下降到6.2天,降幅達47.5%;貨物收轉時間從26.6天降至16.2天,其中裝備制造業降幅達到49.6%,大幅提高了貨物周轉率,物流運作效率顯著提升;存貨周期從14.8天降到12.3天,庫存積壓和資金占用明顯減少,運營成本有效降低。
從物流服務質量來看,訂單完成率由聯動前的89.4%提高至99.1%,準時交貨率由89.1%提高至97.7%,貨物破損率由聯動前的1.12%下降到0.33%。調查企業中,所有企業的物流成本降幅都在10%以上。
淮礦現代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竇永虎表示,基于平臺+基地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就是淮礦促進“兩業”聯動的一項創新之舉。
一方面,淮礦打造了以“品牌銷售專場”為主的現貨交易平臺,將生產制造企業的全部產品引入平臺銷售,解決了B2B電商交易的品牌真偽問題。另一方面,公司還創新了基地建設方式,將倉儲管理滲透到生產制造業的成品倉庫和消費基地的區域倉庫,以運輸的“線”連接倉儲基地的“點”,形成點線結合、高效運轉的“大基地”,實現“品牌銷售”專場所有產品的物流全封閉管理。“電商必須回歸現貨”的理念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此外,淮礦還很好地將物流與金融資本結合起來,引入銀行開展“1+N”等多品種的配套金融服務,整個交易體系的資金成本大幅降低。據介紹,目前淮礦電子商務平臺的日均鋼材交易量達到2萬噸,最高可超過3.6萬噸/日。
鼓勵制造業主輔分離
盡管成效初顯,但目前我國制造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院長張曉東表示,這突出表現在制造業與物流布局不相協調,制造企業物流管理較為粗放,物流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等方面。此外,企業對供應鏈管理重要性認識不足,供應鏈關聯企業戰略協同不足,企業之間互信薄弱等也制約著“兩業”聯動的深入發展。
談及下一步“兩業”聯動的發展思路,王慧敏認為,我國應在創新聯動模式、豐富聯動內涵、提升聯動質量,營造外部環境等方面多下工夫,不斷提升供應鏈管理和服務的能力與水平。
對于政府部門而言,一要加強引導示范,繼續搭建企業對接平臺,組織實施試點示范工程,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二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打破市場壁壘,去除地方保護主義,使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使用各類資源,探索建立物流業信用評價體系,形成良幣淘汰劣幣的市場競爭機制。三要破解聯動發展的政策約束。四要促進制造業企業加強供應鏈管理,引導更多的物流企業采用供應鏈管理理念。
“在‘營改增’過程中,分離外包的資產剝離后稅收負擔增加,分離出來的企業不被認定為高科技企業而增加企業所得稅等政策障礙,都將在國務院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促進和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中逐步得到解決。”王慧敏說。
為促進工業物流發展,工信部也將多管齊下,在積極推進物流信息化、支持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物流裝備技術水平的同時,鼓勵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重組物流業務。
“鼓勵工業企業剝離重組物流業務,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促進制造業企業物流的社會化和專業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效益。”侯國俊表示,同時探索發展逆向物流,鼓勵生產者、回收企業及資源再生利用企業聯合開展廢舊產品回收和利用。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