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回顧總結2021年工業行業發展和行業協會工作,展望2022年工業行業發展前景,最近,安徽省工業經濟聯合會在合肥召開2021年全省工業行業協會座談會。來自全省主要工業行業協會負責人、各市工經聯負責人、部分工業企業負責人共150余人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安徽省經信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徐文章通報了2021年全省工業發展情況,他說,2021年,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省經信系統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高舉制造強省、民營經濟、數字經濟 “三面大旗”,全力推動工業經濟提質擴量增效,新舊動能轉換持續發力,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正加速推進,主要工業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預計全年規上工業增長10%左右,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工業發展呈現五個特點。
一是工業生產 “步子穩”。2021年1~11月,全省規上工業同比增長10.9%,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1位;兩年平均增長8.1%,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位。全省有14個市工業實現增長,其中有9個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合肥、六安和宣城市增速居前,分別增長20.9%、16.9%和16.6%。41個大類行業中有2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近七成。鋼材、水泥、平板玻璃、10種有色金屬、汽車等主要產品產量總體保持較快增長。
二是高質量發展 “成色好”。2021年1~10月,全省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萬億元,增長20.4%,預計全年規上工業規模將站穩4萬億臺階;實現利潤總額2258.6億元,增長27.3%,總量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隨著減稅降費、稅費緩繳、保供穩價等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工業企業成本上升壓力有所緩解;1~10月,全省工業企業百元營業收入成本、費用同比分別降低0.2元、0.6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2%,同比提升0.3個百分點;在盈利能力提升支撐下,企業研發投入增長45%。
三是優勢產業 “動力強”。電子信息、汽車、醫藥等優勢領域保持較快增長,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近四成,成為工業穩定恢復的 “動力源”,這是安徽省工業能夠在2020年疫情情況下快速復蘇、爭先進位,2021年穩定恢復的根本所在。其中,電子信息行業已成長為全省第2大行業,2021年1~11月增長36.2%,高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達24.7%;汽車行業增長20.3%,高于全國同行業14.5個百分點,貢獻率達9.7%;醫藥行業增長24.2%,貢獻率達5.5%。
四是企業發展 “活力足”。2021年1~11月,全省新增民營企業超30萬戶,新培育省 “專精特新”冠軍企業100戶,新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 “小巨人”企業149戶,數量居全國第8位。千方百計穩定各類市場主體,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暢通;1~11月全省共新登記102.5萬戶,同比增長9.6%;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53萬戶,同比增長12.5%。自2017年以來,178家皖企先后登陸央視 “精品安徽”主題宣傳,收看人次超400億,占收看電視總人數近80%;一批安徽優質品牌走向全國,提升了安徽制造和安徽品牌形象。
五是相關指標 “匹配優”。從用電情況看,2021年1~11月,全省工業、制造業用電分別增長13.1%、17.1%,反映全省工業經濟運行活躍度仍處于較高水平。從制造業PMI看,11月份,全省制造業PMI為50.2%,連續21個月保持在景氣區間,表明當前全省制造業經濟總體向好勢頭不變。從制造業貸款看,11月末,全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38.5%,高于全部貸款26.4個百分點;全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全部制造業貸款比重達35.3%,同比提升6.8個百分點,反映安徽省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在加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