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妊娠32周的孕婦李女士到深圳市大鵬婦幼保健院進行常規產檢,當天超聲檢查的是派往該院的深圳二院超聲科負責會診的胎兒超聲專家陳書文主任醫師,陳主任在檢查過程中敏銳地發現了胎兒生長受限,羊水過少,并出現極度多普勒血流頻譜異常中的兩項:①臍動脈舒張末期血流反向;②臍靜脈血流搏動(部分周期),提示胎兒宮內窘迫,考慮到胎兒宮內情況危重,當地醫療救治條件有限,大鵬婦幼保健院當即決定將患者轉診至上級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產科。
患者于當天下午15時抵達深圳二院產科門診,接診醫生姚潤斯副主任醫師立即意識到該患者的胎兒除了生長受限、羊水過少,此時還出現了極度多普勒血流頻譜異常,處于胎兒窘迫或心功能衰竭的危急狀態,隨時會有胎死宮內的風險,必須盡快收治住院手術挽救胎兒生命。
綠色通道收入病房
姚醫生向患者充分交代了目前病情,當即開具了住院證明。殊不知,此時深圳二院剛好接上級部門協查通知,嚴格落實相關人員分級閉環管理及環境監測,門急診樓、外科樓、內科樓均處于獨立封閉狀態,人員無法從門急診樓的產科門診前往外科樓的產科住院部,姚醫生馬上請示了產科趙衛華主任,趙主任即將此患者胎兒的緊急病情匯報醫務部方智野主任,方主任果斷指示:按照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規范醫療機構診療流程的通知》,決不能因疫情防控延誤治療急危重癥患者,立即為李女士的住院開通綠色通道。產科值班醫生林青主治醫師獲悉情況后立即向當天二線值班醫生柯瑋琳主任醫師做了報告,產科立即做好了接診準備并馬上通知了相關科室。
但此時,面對即將分娩早產兒的風險,孕婦出現了思想動搖:一面是考慮僅僅32周的胎兒出生后能否生存、預后如何,一面是胎兒宮內情況危重,李女士雖然心急如焚,但卻猶豫不決,與還在路上的丈夫再三商量,姚醫生五次向病人反復解釋病情,經過姚醫生耐心細致的勸說,終于決定立即住院終止妊娠,此時已經是晚上21點。保衛處負責人王磊同志迅速安排疏通了最快捷的由門診進入病房的通道,家屬到達醫院后因醫院封閉管理無法進入,保衛科轉業軍人共產黨員陳明杰同志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認真核實后,親自直接將家屬送到病房。
順利剖宮產下女嬰
孕婦到達住院部后,立即啟動應急處理預案,趙衛華主任沉著指揮,各項流程忙而有序地進行中。在這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因門診與外科樓之間封閉,患者的血樣無法送到急診檢驗科進行檢測。吳丹護長立即聯系門診的輸送大隊高隊長,采用標準防護后層層接力的方法,將血樣遞送到急診檢驗科檢測。
入院后,患者的胎監顯示基線平直,還有間斷減速,胎兒宮內窘迫情況進一步惡化,危在旦夕,必須盡快剖宮產終止妊娠挽救胎兒生命。幸運的是,急診檢驗科分秒必爭,不到半小時就把手術前必須的血常規和凝血四項結果出具了報告,此時手術室也已做好了充分準備,患者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手術室,當晚值班的麻醉師高原醫生、護士周子茹、劉婷火速展開術前準備及麻醉,新生兒科更是派出了蔡茵莎副主任醫師、住院總蔡醫生、趙俊文護長的強大新生兒搶救團隊,產科值班醫生柯瑋琳主任醫師及陳淑瀅醫生在趙衛華主任的指導下,于21:48順利剖宮產一活女嬰,新生兒1分鐘、5分鐘、10分鐘Apgar評分9-10-10分(滿分10分),隨著一聲最動聽的嬰兒啼哭聲,所有人都發出了勝利的歡呼。
李女士之嬰的順利降生是深圳二院在疫情防控最為艱難的時刻,依靠全院多部門通力合作,與時間賽跑,救治成功的典范,充分展示了深圳二院在特殊時期醫療接力的智慧,體現了深圳二院工作人員有技術、有擔當的醫者本色,閃爍著醫務人員將患者生命安全置于首位的人性光輝。
深圳二院是深圳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多次被評為深圳市危重孕產婦救治先進單位,得到廣大市民的高度贊譽和認可。(毛志亮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產科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健康宣教科 文/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