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由中船澄西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載重噸位多用途重吊船“赫貝特(HERBERT)”輪,已按計劃駛離江陰口岸,順利開航,比合同交期提前了42天。該船將首航天津承運“西門子-歌美楓”出口瑞典風電項目的第一船貨物。未來,和“赫貝特”輪同船型的另外兩艘姊妹船,也將提前合同交期5個月交付。
據悉,作為目前世界載重噸位最大多用途重吊船,“赫貝特”輪長199.9米,寬32.26米,型深19.3米,相當于14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甲板還設有5個大開口貨艙,可靈活裝載各種尺寸重大件設備。船舶滿足全球最新的EEDI三層次排放,具有綠色、節能、環保等特點,且由于船體線形設計較為先進所以整體油耗較同類型船舶更低。船舶自身預留了一個個黃色的集裝箱箱腳,方便安放集裝箱,真正體現了多功能的用途。
為了保證疫情期間供應鏈的流暢,中船澄西加強了周密策劃和科學組織,公司副總經理周建祥介紹,在船舶建造的過程中,他們面臨了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商交不出貨的艱難狀況。公司領導開展項目專題研討,派專人在鋼廠蹲點,核查每天鋼廠的排產計劃,確保企業所需的鋼材及時納入至生產計劃。在疫情管控、原材料運輸過程遇到了極大困難的情況下,公司相關負責人與當地政府、監管部門提前策劃,做好系統的應對方案,確保原材料到港后盡投入至生產。
在生產過程中,相關負責人迅速委派專業技術人至現場重點研究和分析,解決了大吊車在運轉試驗中產生異響等問題。公司制定效率提升計劃,保證生產策劃更具科學性,使得工作效率能夠更加快速的提高。
長期以來,中船澄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重點服務國內多家客戶。以中小型散貨船為制造主業,將此產品做到了精品化(船體重量輕,油耗低,故障率低)、高端化、科技化、智能化等四個方面。企業通過加大科技技術的投入,加強自主研發船型在接單中的比例,縮短船舶建設的關鍵周期,來提升船舶產出比例。
談到未來的發展,周建祥說,中船澄西將不斷推進成本工程,以按時或者提前交付以及交付船的盈利占比作為一個重要標準來嚴格要求企業自身。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將服務國家戰略、支撐國防建設、引領行業發展作為企業使命力求更高更新的發展。(龔翼 陳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