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0日是第十七個世界腎臟日,本屆世界腎臟日的主題是“人人關注腎健康——吾愛吾腎、知識強腎”,上午10點,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腎內科在門診大廳舉辦義診健教活動,為大家進行「腎臟疾病」相關的答疑解惑,以提高公眾對慢性腎臟病(CKD)的認識,呼吁人們注重慢性腎臟病的早期篩查和預防。腎內科萬啟軍主任、李彤副主任等多名專家前來坐診。
慢性腎臟病(CKD)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目前的研究顯示在國內,10.8%的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腎臟病。很多患者病情會逐漸加重,最后會發展到尿毒癥,因此慢性腎臟病已經和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一樣,成為了威脅國人健康的一種重要慢性疾病。
那么面對這樣一種嚴重影響健康的疾病,我們又該如何去預防呢?其實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慢性腎臟病或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改善疾病的整體預后。
一、健康飲食,低鹽低脂
多吃蔬菜和水果
中國有句古話,人食五谷雜糧生百病,腎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負責將食物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如果吃得不對,不健康就很容易引起腎臟疾病。
例如如果吃得太咸,會引起高血壓,導致腎臟損傷;
吃得太油,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腎臟缺血;
吃的動物內臟太多,可以引起痛風,導致腎臟功能不全。
我們建議大家應該健康飲食:
1.少吃鹽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日均食鹽攝入量為6g,約相當于成人拇指蓋大小的小湯勺一平勺,而對于喜歡“重口味”的人來說,大家需要注意的不僅僅是烹調中的用鹽量,還要注意含鹽量高的其他食物,例如醬油、豆瓣醬、香腸、臘肉等。
2.避免油膩
《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食用油攝入量不宜超過25~30g。
3.避免高嘌呤、高蛋白飲食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盡量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的肉制品。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適量吃堅果。
4.適當飲水
成年人每天7-8杯水(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二、規律生活
1.適當運動要做到 強身健體保腎好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學習和家庭的壓力都很大,很多人都處在慢性疲勞狀態,經常加班熬夜,不知不覺就透支了身體健康。
研究發現慢性腎病與長期過度勞累有密切關系,疲勞和不規律的生活方式,特別容易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導致反復的細菌、病毒感染,誘發免疫反應損傷腎臟。
為了避免腎臟病,大家都應該做到規律生活,勞逸結合:早睡早起,成年人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工作、學習、勞動的時間有規律,不要長期熬夜;一日三餐有規律,定時定量,不偏食,不多食,講究飲食衛生;不強求午睡,有條件的中午可適當休息,緩解疲勞;每天有放松娛樂,閱讀和交談的時間,保持情緒的相對穩定和樂觀向上。
另外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快步走、騎行、游泳、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橄欖球、武術和跆拳道等等)都屬于中等強度運動,累計150分鐘以上;每天至少走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建議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2.常規體檢要保證 一年一次不能少
慢性腎臟病很多臨床表現都不明顯,常常會被忽略。
我們也經常遇到一些患者第一次就診腎功能就已經很差,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因此,強烈建議成年人應每年至少做一次常規的體檢,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腹部和泌尿系統超聲,測一測血壓,測測身高和體重。這些最簡單的體檢項目能有助于早期發現疾病,如果檢查出尿蛋白、血尿、高血壓、血肌酐升高等情況就應重視,盡快找腎臟科醫生做進一步檢查。
對于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痛風、高血壓、肝炎、腫瘤、尿路結石或者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則應每半年去醫院檢查一次。以盡早發現疾病對腎臟的影響。
3.千萬不要亂用藥 不適要把醫生找
腎臟是機體重要的代謝器官,很多藥物會導致腎臟損傷,加速腎病進展。因此,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亂用藥。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不規范的用藥都有可能導致腎損傷。西藥中的止痛藥(去痛片、消炎痛、撲熱息痛、雙氯酚酸等)、抗生素(慶大霉素、磺胺、左氧氟沙星等)有可能引起腎損傷。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關木通、尋骨風、細辛、天仙藤、青木香、廣防己等)或者中成藥也有可能引起腎臟損傷。而一些“他們說”的偏方或者所謂的“保健品”更是危險。一些人想要預防腎病,保養腎臟,就吃各種保健藥物,這樣反倒加重了腎臟的負擔甚至引起腎臟損傷。因此千萬別亂吃藥,別聽信坊間傳聞,更別去聽什么“他們說”,得了病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就診,認真檢查,積極治療,這樣才能避免藥物引起的腎損傷。
4.“四高”一定要控制 合并疾病要治好
一些常見的疾病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因素,例如: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高脂血癥和高尿酸血癥(痛風),如果這些基礎疾病沒有得到良好控制,腎臟很快就會出現異常。因此,患有這些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正規治療,盡量讓“四高”控制達標。如果已經出現腎臟損傷,則應到腎臟專科醫生處就診,調整治療方案,避免腎病進展!(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腎內科、健康宣教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