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季度廣西經濟的平穩開局,廣西投資集團所屬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也迎來了振奮人心的“開門紅”:在去年實現歷史性盈利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產量同比增長25%,其中戰略性產品產量同比增長43%,蝶變煥新成為行業排頭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高端鋁新材料先進制造商南南鋁加工對此深有體會。
近年來,廣投集團堅決落實“國有企業要做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做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做實施國家重大戰略的排頭兵”要求,以重組南南鋁加工為契機整合鋁產業鏈資源向下游延伸發展,推動南南鋁加工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技術創新,向打造全球鋁新材料創新引領和一流產品制造企業邁出堅實步伐。
去年4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其所用關鍵鋁合金材料部分來自南南鋁加工。
“進軍航天航空材料領域,就像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南南鋁加工董事長韋強說。
自主技術創新,是南南鋁加工陸續摘取多顆“明珠”的底氣。近年來,南南鋁加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先后破解航天用鋁合金超寬幅板材、航空用高強高韌耐蝕鋁合金極厚板、高速動車組車體用型材等行業關鍵技術難題,成為國內多個行業細分領域關鍵裝備產業化唯一保障企業,多次創下中國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一的紀錄。
在轉型發展中,南南鋁加工不可避免地遇到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嚴重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只有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殺手锏”,才能掌握發展主動權。
在熱軋制造中心內,由南南鋁加工聯合國內知名高校和多家制造企業共同研發的國內首臺套輥底爐格外引人注目,自2020年5月建成投產至今,已累計生產合格產品超4萬噸,打通了航空航天鋁合金中厚板全線生產裝備中受制于人的最后一環。
近期,又一“國內首臺套”即將在南南鋁加工問世。“這是我們爭當實施國家重大戰略的排頭兵,推進關鍵材料和裝備自主可控取得的重要成果。”南南鋁加工冷軋制造中心經理趙啟淞指著一臺長300余米、正在緊張安裝中的氣墊爐告訴記者。
趙啟淞介紹,目前國內尚無國產氣墊爐,此次氣墊爐項目創新,實現了高端鋁合金裝備制造領域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投產后將大幅提升企業高表面、高性能鋁合金薄板生產能力,解決國內高品質鋁合金板帶材熱處理生產線成套裝備開發中的關鍵裝備技術難題,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近年來,南南鋁加工以國家鋁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張新明教授50多年理論研究沉淀,及百余名碩士博士研發創新成果為基礎,與航空工業制造院、各航空主機廠、知名汽車制造商、全球3C泛半導體頭部企業等產業鏈上下游單位,圍繞前沿鋁新材料應用問題開展深入合作,不斷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如今,南南鋁加工銷售的鋁合金材料積極嵌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各類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南南鋁加工航空航天、汽車板、3C泛半導體、硬合金產品訂單同比分別增長190%、152%、51%、203%。
在產業數字化的風口下,去年南南鋁加工正式上線智慧制造管控平臺,以數字化重構制造業競爭優勢,企業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有力激發產業鏈潛能。今年底,南南鋁加工將全面建成“數字工廠”,并積極搭建產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帶動柳州、賀州、來賓等地鋁產業“智能工廠”“數字工廠”建設,著力打造鋁產業鏈與供應鏈的共享生態圈。
從“鳥槍換炮”到“高端鋁合金產品上天入海”,再到自主研發制造重大短板裝備項目,南南鋁加工在轉型升級中勇于求變、敢于求新、善于求質,不斷加大創新力度,深化國企改革,加速轉型升級,將國之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文章轉載自:廣西日報 譚卓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