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完成的三項科技成果:“數字賦能輸配電線路故障診斷技術與應用”“核電機組接入電網的風險評估及優化調度技術”“封閉電器內部過熱故障診斷及溫度反演關鍵技術與應用”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技術鑒定,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數字賦能輸配電線路故障診斷技術與應用”項目針對輸配電線路跳閘后故障查找難、停電時間長等難題開展科研攻關,在線路故障定位、原因識別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并取得診斷系統研發、監測裝備研制、實際工程應用等一批標志性成果,獲得專利授權35件。該項技術成果現已廣泛應用,覆蓋廣西電網1900余條輸配電線路,僅2021年便運用相關成果準確診斷105起22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輸電線路跳閘。近5年來運用項目成果共查找輸電線路故障1500余條次、配電線路故障7299條次、低壓客戶故障156884條次,共減少故障停電1167.84萬小時,有效提升了廣西電網供電可靠性。
“核電機組接入電網的風險評估及優化調度技術”成果,攻克了核電因系統復雜、非線性特征強、變量多且相互耦合等特征導致的建模技術難題,實現了核電廠全過程涉網精確動態仿真,解決了高比例核電下電網調節容量欠缺、靈活性受限等技術瓶頸問題。對提升我國核電建設與運行水平及實施智能電網的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還聯合長江學者張曉星團隊、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等區內外高水平單位,研發“封閉電器內部過熱故障診斷及溫度反演關鍵技術與應用”成果。該成果針對封閉電器過熱故障無法實現提前預警的工程難題,創新性地提出了采用溫度反演和氣體分解特征組分聯合診斷的方法,在不打開、不破壞、不停電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對內部狀態的一鍵可達、一目了然,取得了集理論、技術、裝備和應用示范于一體的系列成果,并開展了廣泛應用。應用成效顯著,累計發現30余起GIS設備過熱缺陷及90余起高壓開關柜內部過熱缺陷,并助力南方電網公司完成組合電器LCC評價專項工作,得到各方的高度評價及肯定。
三項科技成果依托廣西工程研究中心、千億元產業基地進行推廣應用,將進一步提升廣西電網運行智能化水平,全面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服務實現“雙碳”目標、賦能廣西高質量發展。(文章轉載自:科技日報 唐捷 饒夏錦 陳欽榮 記者 劉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