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帆/文
5月6日,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帕瓦股份”或公司)首發申請獲通過,公司擬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為海通證券。
帕瓦股份本次IPO,擬發行股票3359.46萬股,募資150937.79萬元。其中年產 4 萬噸三元前驅體項目投資125,937.79萬元,補充流動資金25,000萬元。
帕瓦股份專注于NCM三元前驅體,尤其是單晶型中高鎳三元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用于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制造,最終應用于動力電池、消費電子、電動工具等領域。
據統計,2020年全球三元前驅體出貨量為42萬噸,中國區出貨量為33萬噸,占全球比重78.6%。今年一季度,電池級碳酸鋰的均價從25萬元/噸左右暴漲至超過51萬元/噸,而去年同期的均價不足5萬元/噸。據工信部數據,2022年國內電池級碳酸鋰、鈷、鎳的均價同比上漲456%、54.4%、43.2%。三元中鎳正極材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今年一季度末市場平均價格比去年初的價格,上漲的幅度分別達到171%、222%。
在漲價和需求的帶動下,正極材料企業業績大幅增長。帕瓦股份三元前驅體采用“主要原料成本+加工費”的定價模式,受益于動力電池火爆的銷量,公司三元前驅體量增價升,極大增厚了公司業績,2020年末公司在國內三元前驅體企業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九。2019年至2021年,帕瓦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53,749.41萬元、57,901.36萬元、85,790.38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42.07萬元、3,579.11萬元、7,441.53萬元;單晶型NCM三元前驅體銷售單價分別為8.53萬元/噸、7.58萬元/噸、9.38 萬元/噸;多晶型NCM三元前驅體銷售單價分別為8.56 萬元/噸、7.85萬元/噸、10.07萬元/噸。NCM三元前驅體銷量6,256.08噸,7,507.83噸,8,940.06噸。
公司擁有國內先進的單晶型中高鎳三元前驅體合成技術,針對鋰離子電池安全問題,公司開發了包括一次顆粒排列方式可控技術、窄分布單晶三元前驅體合成技術、高活性花瓣狀三元前驅體制備技術、前驅體濕法摻雜技術、半連續共沉淀技術、單晶中高鎳低鈷三元前驅體制備技術等核心技術,具有有微粉較少、球形度較好、粒度分布較集中特性,有效降低下游單晶三元正極材料的制造成本,提升了單晶型中高鎳三元前驅體的理化性能、燒結加工性能、一致性和穩定性,提高下游三元正極材料的安全性能及循環性能。據悉,前驅體的價值可占到三元正極材料價值的一半以上,而正極材料在鋰電池材料成本中的占比則高達40%左右。2021年度公司NCM5系產品占營收比為 83.56%。是目前市場上最廣為使用的三元材料。
在氣候變暖和能源危機下的大背景下,“低碳化、無碳化”理念為核心的消費理念在全球范圍蓬勃興起,以電動車為代表的低碳、環保,低噪的綠色能源出行方式得到消費者認可,2021年電力電池總裝機量為133GW和2020年總裝機相比,增長了一倍,新能源車滲透率上升為14.8%。未來鋰電池技術向小型家電、工業設備、服務機器人等領域不斷拓展。目前,新能源汽車主機廠積極開拓換電業務,降低用戶的各項成本,相信帕瓦股份將緊抓新能源賽道發展趨勢,將開啟第二曲線發展,凸顯成長性。
帕瓦股份參與研發的“難處理鎳鈷資源材料化增值冶金新技術”曾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公司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院士工作站”。2021年,公司成為浙江省單晶型NCM產品團體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公司被認定為省級企業研發機構和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