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17時,A股5月以來共有89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方案,延續前期數量增長態勢。近期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回購進展情況。5月以來,共有589家上市公司的1828位重要股東披露增持相關公告,增持積極性較高。
專家表示,上市公司回購、重要股東增持都是用“真金白銀”的方式積極護盤的表現,上市公司股價較低是重要股東短期內增持的重要原因。
積極實施回購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在5月以來發布回購方案的89家上市公司中,已有38家實施回購,回購金額合計為7.15億元。不少上市公司積極實施回購計劃,已回購金額處于高位。
其中,中國平安6月1日晚公告顯示,截至5月31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A股股份1.03億股,已支付的資金總額合計5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最低成交價格為43.72元/股,最高成交價格為51.96元/股。
部分公司近期實施首次回購,首次回購金額較高。例如,比亞迪6月1日晚公告顯示,6月1日,公司首次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回購A股股份的數量約為145.21萬股,最高成交價為300元/股,最低成交價為293.37元/股,成交總金額約為4.33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除積極實施回購計劃外,上市公司發布回購方案數量在持續增多。有的上市公司接連發布回購方案。其中,梅花生物此前發布的回購方案顯示,鑒于前次回購計劃已實施完畢,為響應政策號召,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經綜合考慮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等因素,提議公司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于注銷減少注冊資本。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8億元(含),不高于10億元(含)。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回購注銷可減少流通股,相當于將融資歸還給投資者,增加每股收益,促進股價上漲。回購激勵員工,本質上是將股東權益補貼給員工,有利于激勵員工積極性。
重要股東積極增持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5月以來,共有589家上市公司的1828位重要股東披露增持相關公告,在此期間增持金額合計約137.37億元。近期,上市公司發布重要股東增持計劃、重要股東實施增持計劃的數量整體處于高位。
部分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完成大額增持計劃后,又推出新的增持計劃。例如,凱盛科技6月1日晚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凱盛集團于2022年6月1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票183.7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24%。
凱盛集團計劃在本次增持后的6個月內繼續通過上交所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票,累計增持金額不低于2800萬元,不高于5000萬元(含本次增持金額)。
不少上市公司將重要股東增持期限設置較短,有望在短期內完成增持。其中,蘭劍智能6月1日晚公告顯示,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張小藝擬自2022年6月2日起3個月內,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允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且不超過200萬元。
盤和林還指出,上市公司回購、重要股東增持都是用“真金白銀”的方式積極護盤的表現,當前,上市公司股價較低是重要股東短期內增持的重要原因。投資者應關注股東增持股份所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永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