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電子價簽,我們還可以在超市中見到很多“黑科技”。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為了檢測生鮮商品的質量,超市會將各類生鮮商品的冷藏標準上傳至超市物聯網系統,并在商品上粘貼RFID標簽,這樣當商品進入冷藏箱后,系統會自動檢測并識別該商品,根據預先制定的保鮮方案調節冷藏柜的溫度和濕度,當商品超出保質期時,系統會發出過期預警,提醒超市人員對商品及時進行處理。
當消費者將貼有RFID標簽的商品放進裝有RFID天線的購物車時,系統會將此信息上傳到物聯網控制系統,并開始分析該商品的銷售狀況,制定科學的供貨方案,力爭做到零庫存。為了讓消費者及時了解商品的詳細信息及價格,很多超市會采用手機掃碼識別技術,只需要拿出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快速了解商品的所有信息,輕松購物。
現在,我們還可以在各大超市、24小時便利店等商鋪中看到無人收銀機的身影。當商品經過無人收銀機的掃描時,屏幕上會顯示所購買的商品價格,消費者可以選擇各種方式付款。
此外,商品防盜監控還可以采用重力監測的方式進行,當消費者掃描完商品并將其放置在平臺后,傳感器可以通過識別商品重量,檢測所購商品是否與入庫商品的重量相符。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黑科技”進入超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科技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