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雙碳”目標下制造業企業供應鏈重構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京召開。會議面向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南通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賦能基地全體企業,圍繞可持續發展政策和供應鏈重構等方面進行深度交流,普及相關政策、分享服務案例,幫助企業提早布局。
▲“雙碳”目標下制造業企業供應鏈重構研討會現場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德勤企業咨詢(上海)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工經聯單項冠軍企業服務平臺、南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工經聯企業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南通市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賦能基地聯合承辦。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榮劍英,德勤中國副主席張寶云、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主管合伙人/華北區副主管合伙人謝安、德勤比利時全球貿易咨詢稅務和法律總監Wouter Devroe、律師Astrid Delanghe、律師Alexander Baert、律師Richard Steppe、德勤中國全球貿易及關務服務總監陳榮杰、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顧凡等出席了會議,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委員、制造業單項冠軍工作辦公室主任、中國工經聯單項冠軍企業服務平臺秘書長吳同明主持了此次研討會。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委員、制造業單項冠軍工作辦公室主任、中國工經聯單項冠軍企業服務平臺秘書長 吳同明
榮劍英在致辭中表示,“在數字化時代,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戰略,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推動傳統制造業及其產品向價值鏈高端進軍,以此推動中國工業綠色轉型發展。利用數字化工具,企業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持續性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 榮劍英
德勤中國副主席張寶云女士代表德勤致歡迎辭,她指出綠色和低碳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原則,制造業是碳排放的重要領域,需要盡快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低碳轉型。德勤非常榮幸能參與組織這次論壇,望此次分享可以給企業帶來新的思路和價值,助力企業加速綠色轉型。
▲德勤中國副主席張寶云
謝安先生圍繞我國“雙碳”政策進行了深度的講解。他表示,我國政府“自上而下”全面推進工業減排,對重點領域和高排放行業,明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中國自2011年開始就一直完善碳市場相關政策,這充分展示了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決心。未來5年是關鍵時期,特別需要企業積極采取行動,優化運營模式。謝安建議企業積極開展碳排查工作及預測,考慮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提前布局并制定碳中和規劃。
▲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主管合伙人/華北區副主管合伙人謝安
德勤比利時律師事務所的專家詳細分析了“歐洲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對中國出口歐盟貨物的主要影響、歐盟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的要求等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公司應通過計劃,確保公司的商業模式和戰略與以下兩方面兼容:一是向可持續經濟過渡;二是與《巴黎協定》中“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的目標一致。此外,還可以將減排目標納入主要風險和影響的考量因素,將可持續發展與高管的薪酬體系掛鉤。
▲德勤比利時全球貿易咨詢稅務和法律總監Wouter Devroe
德勤中國全球貿易及關務服務總監陳榮杰圍繞企業供應鏈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可持續供應鏈重構的考量兩個方面發表了演講。他指出,行業內大型企業需要加大對政策法規的研究,及時調整組織戰略,承諾可持續發展的行動目標,與供應鏈上下游保持積極合作,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供應鏈的可視化,促進產品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減排。行業內中等規模企業需未雨綢繆,及時吸納有“雙碳”相關背景知識的專業人員,提升自身企業的能源管理效率,進而引導供應商規范排放。小型孵化類企業目前受影響最小,但從長遠來看,應及時發揮船小掉頭快的優勢,順勢進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等領域,搭上“雙碳”發展的快車道。
▲德勤中國全球貿易及關務服務總監陳榮杰
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顧凡分享了云計算助力企業低碳轉型的實踐,為企業及業內人士主動擁抱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參考路徑。他表示,可持續供應鏈風險管理面臨的挑戰包括:供應商分布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具有不同的政府法規和數據標準;供應鏈已經變得非常復雜。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顧凡提出了建議,一是企業層面需要加速碳中和行動,選擇合適的減排路徑來實現低碳發展,同時可采用物聯網技術以細粒度,實時從設備端采集原始數據。然后根據行業溫室氣體計算方法計算碳排放;二是采取綠色能源的設備技術改造,最終實現碳減排;三是采用可持續供應鏈風險管理,全面評估其直接和間接供應商的風險,注重提高供應鏈透明度及復原力。
▲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顧凡
與會專家一致強調,要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目標,抓住數字化轉型的趨勢,用科技的力量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以實際行動推動制造業企業的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為實現制造強國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繼南通市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賦能基地成立后,基地堅持落實年度活動計劃,持續為企業推出系列培育活動,助力推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次會議通過中國工業報社和機械工業出版社直播平臺進行直播,共有1.3萬人次在線觀看了直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