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的優秀企業成果和案例進行系列報道,為廣大行業企業做好工業碳達峰工作提供借鑒。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華重工”)成立于1992年,總部位于上海,在上海本地及南通等地設有8個生產基地,擁有20余艘6萬噸-10萬噸級整機運輸船,可將大型產品跨海越洋運往全世界。振華重工如今已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港口機械重型裝備制造商,產品已進入全球105個國家,約300座碼頭,其中,岸橋產品市場占有率連續25年保持全球第一。
在發展過程中,振華重工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自主創新,大力推動行業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不斷為世界港口“智”造綠色。
圖1 振華重工所屬長興港機生產基地
一、積極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加速行業綠色轉型
振華重工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在打造綠色港機設備、推動港口實現節能減排等方面的研發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并實現產業化應用,為打造綠色低碳碼頭砥礪奮進。
2014年,振華重工從碳足跡的角度關注產品的原材料、制造、運輸環節的碳排總量控制,并向多個國外用戶港口提供碳足跡聲明,幫助客戶減碳。通過拓展集裝箱岸橋產品的碳足跡研究,確定碳排放計算模型,以此為基礎結合眾多關鍵技術攻關,研發3E級岸橋,即“經濟”“高效”“環保”超大型起重機。這一創新設計使設備大梁迎風面積減少17%、自重減輕15%,達到了減重和降低風載荷的雙重作用,符合低碳減排的輕量化理念。此外,振華重工將新型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在岸橋產品上深入應用,研發30千瓦岸橋太陽能光伏電站,將源源不斷的太陽能轉換為電能,供岸橋上的部分設備使用。實現年均發電量約4.5萬度,每年減少約47噸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清潔能源燃料加注方面的技術發展與規模化建設。
另一方面,振華重工積極推進全球自動化碼頭技術發展,參與建設青島前灣、上海洋山四期、新加坡大士、意大利瓦多、以色列海法、廣州南沙四期等全球約80%的自動化碼頭項目,通過技術革新不斷為全球碼頭系統性減碳提供有效實現途徑。
圖2 德國漢堡HHLA碼頭設備發運
圖3 振華重工系統總承包的意大利瓦多自動化碼頭項目
2017年12月10日,全球單體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作為綠色發展理念的積極踐行者,振華重工提供的三大裝卸設備——岸橋、軌道吊、AGV均采用電力驅動,碼頭裝卸、水平運輸及堆場裝卸環節完全消除了尾氣排放問題,環境噪音也得到極大改善。與此同時,裝卸行程的優化以及能量反饋技術的大量采用,也將進一步降低碼頭的能耗指標。洋山港四期的裝卸生產設計可比能源綜合單耗僅為1.58噸標煤/萬噸吞吐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圖4 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
振華重工的綠色研發之路碩果累累,自主研發的鋰電池輪胎吊、全鋰電AGV/IGV、應用LNG或氫燃料的混合動力輪胎吊與跨運車、高效環保螺旋卸船機、多系列海上風電安裝施工平臺、DP1/2動力定位控制系統、主動運動補償棧橋、船舶遠程即時診斷及數據分析系統等,均已實現產業應用,并在相關領域引領行業發展。
圖5 環保型螺旋卸船機
圖6 環保型鋰電池輪胎吊
截至目前,振華重工現有低碳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相關國家級、省部級創新平臺9個,涵蓋港機、海工、焊接等行業;成功申報“港口室外無軌導航重載AGV系統及應用”“坐底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關鍵技術研究”等省部級以上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共計25項;承擔完成了63項標準制定工作,包括4項國際標準、24項國家標準(含國家標準翻譯)、20項行業標準等,被授予“工信部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標桿企業”稱號;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中國質量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榮譽。
二、大力實施生產制造智能化和節能技術改造,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振華重工及各下屬單位在“十三五”期間開展多種多樣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工作,全面推進企業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積極推廣使用綠色能源、進行節能技術改造,不斷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涉及綠色照明改造、分布式光伏發電、余熱回收項目、空氣源熱泵項目、碼頭和船舶岸電項目等共七大類、63項技改項目,總投資費用25262萬元,年節能量為13312噸標煤,單位能耗成本明顯下降,2021年公司萬元產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了3.9%。
在推廣使用綠色能源方面。振華重工順應社會經濟發展潮流,于2016年涉足光伏領域,不僅在下屬各生產基地建設安裝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裝機容量約30兆瓦,還面向市場,陸續完成了上海、蘇州、溫州、南京等地65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效顯著,榮獲第四屆世紀光伏大會“年度最具影響力分布式品牌”榮譽,還獲得全球首張IECRE電站設計及質量認證證書。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計生產2億度清潔電力。此外,振華重工還創新研發了集裝箱式移動光伏電站,打造綜合能源解決方案、配售電示范項目、港口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等,繼續提升在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
圖7 上海電機學院光伏項目
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方面。目前,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在振華重工的能源消費結構比重逐年增加,已達到總能耗的92.8%,清潔能源的利用已達到較高水平。通過“變頻電源取代柴油發電機組”“空壓站余熱回收替代柴油鍋爐”等改造項目的實施,減少柴油發電機組和柴油鍋爐的使用,進一步降低了柴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費,從而減少廢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實現年節約標準煤105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34噸。
在智能制造方面。振華重工引入先進的自動化生產技術,對生產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打造了臺車裝配線、平衡梁焊接生產線、箱梁智能生產線等一批自動化生產線,同時,建立了吊耳重磅板、橫隔板等機器人焊接工作站,充分發揮了自動化高效、環保、無返修、低能耗等優點。在香港將軍澳大橋鋼結構制造項目中,采用橫隔板綠色自動機器人焊接技術,突破了高強鋼長期依賴傳統手工焊接的“禁錮”,減少焊接煙塵排放95%,在國內外橋梁行業創新實現了高強鋼結構的自動化綠色焊接。
圖8 振華重工智能制造車間
三、全面推動制造業綠色變革,爭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標桿
振華重工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優勢,努力推進企業綠色變革,在廢氣治理、水污染治理、危廢管理等方面成效顯著。
廢氣治理方面,振華重工新建3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涂裝車間,配置國內最先進的廢氣末端治理設施,2021年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比2019年整改前減少597噸;完成了64跨鋼結構車間焊接煙塵治理,購置各類焊煙治理設備2000多臺,煙塵濃度降低61%;全面更新升級了300余臺國3非道路移動機械,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7噸,切實推動廢氣整治工作有效開展。
水污染治理方面,新建7個蓄水池和總長5.4千米的明渠,對拼裝場地初期雨水進行收集處理、達標排放,化學需氧量由改造前160mg/L降至10mg/L;完成了66公里雨污水管網排查檢測及270個管路損壞點位的修復,實現雨污分流。同時,在6個雨水排口安裝截止閥,避免初期雨水流入長江。此外,為加強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將處理后的雨水用于山水造景的灌溉及養育,直觀體現出口水質情況,也為企業員工提供休憩場所。
圖9 雨水處理設施
固廢危廢管理方面,新建3000平方米的甲乙類危廢倉庫,配備先進的消防設施和廢氣治理設施,危廢儲存容量超過700噸,集中規范儲存危廢。
未來,振華重工圍繞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發揮創新創造力,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作為,采取措施節能減排,爭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標桿。
聯系人:許婉然、張國芳
電 話:010-62385286、18531029698、18813185660
郵 箱:18531029698@163.com
【預告】雙碳政策影響與碳交易實務(下)講座周二舉行
7月19日(周二)20:00-21:30,由中國工業報社主辦、溫石專家庫承辦,“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系列講座(第四期)”將與廣大企業線上相見。第四期講座主題為“雙碳政策影響與碳交易實務(下)”。
專精特新·推介報道
為進一步踐行“一起益企”公益活動精神,凡參加“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系列講座”、參加梯度培育品牌扶持計劃活動的優質企業,將自動獲得由中國工業報·中國工經新聞提供的公益推介報道資格。本活動為公益性質,杜絕有償新聞。
企業有具體需求可掃碼加微信號咨詢:
此外,凡專精特新企業有新聞發布、新產品新技術等重大發布和品牌推廣需求的,也可聯系我們提供幫助,我們承諾可為廣大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符合新聞規范的媒體報道、物美價廉的企業推廣和品牌建設服務。
啟事
“一起益企”企業梯級培育品牌扶持計劃
工業和信息化部把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工程作為《“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九大重點工程之首來部署,明確“百十萬千”培育目標——“十四五”時期將培育一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千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政策精神,繼續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宣傳推廣典型經驗,幫助企業做好品牌建設,中國工業報社中國工業新聞網、中國工經新聞于今年2月發起“專精特新”系列報道征稿活動。現將征稿活動升級為“一起益企”企業梯級培育品牌扶持計劃!
服務對象:“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
計劃覆蓋:新聞報道、品牌建設、市場推廣、電商服務、人才招聘、法務權益、投訴求助、咨詢服務與公共關系對接等
聯系方式: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微信(僅限工作時間)
原征稿啟事事項繼續有效,歡迎有新聞推介需求的“專精特新”企業繼續投稿,稿件形式可以是圖文稿件和視頻稿件;也可以提供案例材料和線索,由報社派記者實地調研采訪。
投稿請留聯系人姓名和電話。
投稿郵箱:zggyxww@163.com
——【其他精彩內容】——
綠色工業系列
“工業碳達峰”優秀企業系列報道一:綠色低碳建筑首創者——遠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工業碳達峰”優秀企業系列報道二:綠色地球修理工——飛翼股份有限公司
“工業碳達峰”優秀企業系列報道三:數智化助推綠色低碳經濟高質量發展——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工業碳達峰”優秀企業系列報道四:綠色低碳“國家砝碼”: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專精特新”系列
|冬奧氫能系統服務商天海工業火速入選“小巨人”企業,大股東京城股份連日漲停
政策宣貫系列
|重磅:專精特新認定標準全國統一!《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解讀
|本月啟動第四批國家級“小巨人”培育認定 圍繞產業鏈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