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走進位于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的廣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內,只見千余名員工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著,工人們正忙著將柳州螺螄粉分揀、稱重、打包、裝箱,中秋節后,這批袋裝柳州螺螄粉將抵達美國,這批出口訂單金額超過44萬元。
近年來,柳州市柳南區委、區政府圍繞螺螄粉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工業化理念、產業化思維”發展螺螄粉產業,按照“一產接二連三,二產向一產、三產延伸,三產向一產、二產滲透”思路,打造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四個新模式”,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螺螄粉全產業鏈蓬勃發展,使“小米粉”迅速發展為“大產業”。目前柳州市柳南區螺螄粉產業已實現從綠色、生態、安全的原材料種植養殖業,到米粉、酸筍等原材料深加工以及預包裝螺螄粉生產,再延伸至物流配送、餐飲、農業生態休閑觀光、工業旅游等,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建成產業鏈最長、鏈條最完整、效益鏈最強的螺螄粉產業帶,并取得顯著成效:柳州螺螄粉小鎮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柳南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認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據初步統計,今年1至8月,柳南全區預包裝螺螄粉銷售收入達22.25億元,柳南全區實體店達860家,產品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25個國家和地區,僅“佳味螺”品牌產品出口超過300萬元。
打造“政企合作”運作新模式
柳州市柳南區委貫徹落實中央、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柳州市委做大做強螺螄粉產業決策部署,強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企業運作”新模式,出臺《推進螺螄粉產業做大做強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從廠房補貼、貸款貼息、設備補助、品牌獎勵、技術創新等方面為企業解決用地、資金、科技、人才等問題,營造良好營商文化環境,引進融創、京東、海吉星、海大等世界和全國500強企業入駐;設立螺螄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政府扶持引導、企業主體參與、市場化運作模式,推進螺螄粉全產業鏈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積極創建都市生態農業休閑游、農業體驗式旅游等項目,挖掘傳承高沙鑼鼓慶豐收、農耕文化等特色文化,傳播推廣螺螄粉民俗文化。
打造“產業振興”戰略新模式
以原料生產基地先進科技管理為載體,推動產業輻射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目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已建成廣西最大的麻竹種苗繁育基地、廣西第一家螺螄種苗繁育中心、柳州市木耳產學研合作技術研發示范基地,產業帶動農民就業2.4萬人,成為全區富民強農一大支柱產業。結合城區工業優勢,推出工業旅游一日游,參觀螺螄粉包裝車間生產流程、螺螄粉產品發展史、螺螄粉文化發展史、電商產品直播間,現場品嘗螺螄粉,形象展示柳州螺螄粉文化,推動螺螄粉生產集聚發展。目前集聚區日產螺螄粉200萬袋,形成極具規模的螺螄粉產業集群,獲評為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拓展線上線下融合營銷渠道,依托海吉星批發市場,成立海吉星螺螄粉原材料集散中心,配套柳州螺螄粉產業,銷售輻射西南片區乃至全國各地。引導40家螺螄粉企業入駐阿里巴巴、京東等平臺,推動網絡銷售實現新突破。
打造“綠色發展”牽引新模式
按照產業、生態、文化、旅游、基礎設施等要素融合發展,“五位一體”協同推進探索實踐,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宜游”螺螄粉小鎮建設。目前螺螄粉小鎮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成功打造螺螄粉小鎮客廳、百樂竹海公園、滑翔傘飛翔營地等一批文化旅游項目,常態化開展螺螄粉小鎮文化節,積極開展農耕體驗、休閑觀光、主題旅游等城郊型都市文化旅游,傳承柳南特色螺螄粉文化。建成農村新居700套,3000名村民住進新房子、過上新生活。堅持帶領群眾實施“退桉改竹”,新種竹2.5萬畝,調整農業結構,修復土壤環境,今年柳州市柳南區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單位。
打造“科技創新”賦能新模式
突出科技、品質、網紅、文化等創新理念,推動螺螄粉產業發展,按照“無中生有、有中出新”科技創新工作思路,以特色小鎮創建為抓手,讓新經濟釋放出無窮活力。引進專業龍頭企業,依靠技術創新,將智能設備應用在種養殖基地中,建立現代種養殖模式。建設綜合檢測中心服務平臺,將螺螄粉及原料生產納入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進行監管,實現螺螄粉原料質量全程控制。建成柳州市柳南區農產品初加工研發中心、田園黨校、田園人才實訓基地,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華中農業大學等10多家國內領先科研院校,建立技術合作關系,從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集成示范、產業融合示范等方向發力,促進產學研緊密無縫銜接,培養一批產品研發、生產管理、市場營銷人才,取得14項專利成果,促使產業發展從“經驗為先”向“科學發展”轉變。(劉興存 柳州市柳南區委宣傳部 精彩柳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