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0個月,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再次迎來新線開通——10月28日,深圳地鐵14號線、11號線福崗區間以及崗廈北樞紐、黃木崗樞紐、大運樞紐同時開門迎客!這意味著歷經6年建設,凝聚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者智慧和汗水的兩線三樞紐工程已經從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作為連接深圳市中心區與深圳東部地區的重要交通走廊,深圳地鐵“兩線三樞紐”的開通運營,對深圳實施“東進戰略”、促進區域經濟提速、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交通動力,同時也讓更多市民享受到“軌道上的城市”帶來的出行便利。
深圳軌交線網實現全覆蓋 福田中心區至坪山僅需40分鐘
10月28日10時58分,隨著深圳地鐵14號線首班載客列車緩緩駛入崗廈北站臺,標志著市民翹首以盼的兩線三樞紐拉開神秘面紗,正式開門迎客。至此,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模達到14條,運營里程483公里。
其中,地鐵14號線是深圳軌道交通四期工程最長的線路,途經福田、羅湖、龍崗、坪山四區,共設車站18座。其中,4座樞紐站、9座換乘站。全程旅行時間約55分鐘。通車后,從福田到坪山僅需40分鐘。11號線福崗區間的同步開通則將寶安、南山區域連接至東部交通網中。
三大交通樞紐中,崗廈北樞紐是深圳首個一次性建成連通5條線路的綜合交通樞紐,作為深圳新地標的“深圳之眼”完美體現了深圳“匯聚、包容、國際化”文化特征;黃木崗樞紐作為福田區重要的換乘樞紐,可為乘客提供3線換乘服務,是展示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與國際化成就的重要窗口;位于龍崗中心城西部的大運樞紐,可實現4線換乘,將覆蓋深圳市東部發展軸和北部發展帶,成為東部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
“兩線三樞紐”的開通運營在填補坪山區地鐵交通運輸空白、緩解東部地區公共交通運輸壓力的同時,還串聯起多條既有線路,進一步提高了出行效率,讓市民感受到城市軌道交通延伸帶來的幸福感。
高點謀劃創新賦能 開創多個國內地鐵建設先河
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鐵集團兩線三樞紐在建設過程中應用了渣土分離、光伏發電、樞紐蓄冷、環保控制、減震降噪等一系列新工藝、技術,充分展現了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低碳環保的新面貌。
深圳地鐵14號線雙線盾構區間總長92.5公里,隧道總體巖溶遇洞率近40%,需一次性投入51臺盾構,創下四期工程中盾構區間最長、盾構機投入最多、平均站間距最大等多個“之最”,施工組織難度國內罕見。
針對施工盾構數量多、渣土外棄量大等特點,深鐵集團、中國中鐵深入開展產、研、學合作,推動盾構渣土減量化、資源化發展,徹底改變了傳統盾構渣土直接外運棄土的方式,實現“變廢為寶”,榮獲2021年度國際遂協超越工程獎(國際隧道協會ITA)、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榮譽。同時,14號線隧道施工還創新應用“大盾構擴挖小盾構成型隧道快速建造車站施工”等多個工法,獲得省部級工法10余項、專利20余項,真正實現了科技引領、智慧建造。
崗廈北樞紐建設中下足“繡花功夫”,在國內首次運用“費馬螺旋”數學原理施工天花“深圳之眼”吊頂,全周期采用BIM模擬+三維掃描機器人+人工等組合測量模式,實現了天眼部分5250多個曲面鏤空鋁板的零誤差安裝。
大運樞紐建設則與時間賽跑,4個月完成86萬方的土方開挖工作,刷新了深圳地鐵施工速度。在樞紐10550噸鋼結構雨棚吊裝施工中,采用有限元結構分析及全過程BIM技術,將15天工期縮減至3天。
黃木崗樞紐作為全地下工程,應用光伏系統解決大量動力照明用電,實現年發電量約為37.96萬度,可節省標準煤120噸,年減少碳排放量3.052噸,踐行了綠色創新發展理念。
隨著兩線三樞紐的順利開通,搭載“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節能理念也隨著深圳地鐵到達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多場景搭建“智慧出行” 讓乘客出行體驗更有獲得感
深圳地鐵14號線開通后,運營時間為6:00-23:30。其中,工作日早、晚高峰期行車間隔為5分25秒,平峰期為6分15秒;周末高峰期行車間隔為5分25秒,平峰期為6分15秒。11號線福崗區間開通后,行車間隔、運營服務時間與既有線網保持一致。“開通初期,新線還處于客流培育階段。后續深鐵集團將視客流情況提升運能。”深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地鐵14號線可與地鐵2號線、3號線、5號線、7號線、11號線換乘,同時接壤惠州,通勤特征明顯。預計開通半年后14號線全線工作日日均客運量可達32萬人次。
崗廈北樞紐連接地鐵2號線、10號線、11號線、14號線(遠期連接地鐵1號線)。市民從坪山出發,在此換乘11號線便能直達寶安國際機場;黃木崗樞紐連接地鐵7號線、14號線以及規劃中的24號線,開通后可方便周邊居民出行并緩解路面交通壓力;大運樞紐連接地鐵3號線、14號線、16號線與深大城際鐵路,開通后將大大緩解龍崗區前往福田區和羅湖區的通勤客流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深鐵集團兩線三樞紐項目中還融入了不少“黑科技”,智慧化、便民化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如14號線車廂內安裝了手機無線充電設施,方便乘客途中使用;上線“刷臉”過閘,提高市民出行效率。崗廈北樞紐在立柱上安裝視頻通話設備,有需要的乘客可及時與工作人員取得聯系,提升了服務效率和便捷性。
年內再迎3條新線開通
除此次開通的兩線三樞紐外,深圳地鐵12號線、16號線和6號線支線也正鉚足馬力朝著年內開通做著最后的沖刺。屆時,深圳全年新線開通里程將達到歷年來最長的128公里,深圳市將形成17條共559公里線網長度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格局,將進一步強化城市軌道交通主體功能,構建多層次的城市軌道交通體系,支撐深圳都市圈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
接下來,深鐵集團將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發揮基建投資“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推動“三鐵”建設上規模、提質量、促進度、保安全,確保3條76公里地鐵新線路年底前全部開通;加快在建的100公里地鐵線路和220公里城際線路建設,推動地鐵五期規劃盡快落地,不斷加速深圳城市的“內聯外通”,實現軌道交通高品質建設運營與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調共進、互促共贏。(深圳地鐵/文 毛志亮/圖)
編輯:李芊諾
責編:張永杰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