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會申請獲通過。(以下簡稱“潤陽股份”或“公司”),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為國泰君安證券。本次發行股票數量4001.00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額400,000.00萬元。
潤陽股份聚焦于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的研發和生產,主要產品為單晶PERC太陽能電池片。
乘勢而上,釋放創新活力
當前,我國正經歷“碳達峰、碳中和”的歷史性的能源結構變革。快速推進可再生能源所占總體能源比重,已成能源轉型升級的重大推手,尤其以光伏領域為代表,其裝機規模持續突破新高。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2年三季度,我國光伏產業累計裝機總量達3.58億千瓦,新增裝機量為0.53億千瓦,同比增長105.83%,規模接近去年全年的數據。第三季度國內新增光伏裝機0.22億千瓦,同比增長73.16%,環比增長22.95%。
潤陽股份洞察行業機遇,于2013年成立,率先開啟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的研發和生產,在業內先發優勢明顯。公司早年以太陽能電池片輔材漿料和添加劑的研發和生產為起點,歷盡多晶電池片生產線改造、合資組建單晶PERC電池片生產線、自建單晶PERC電池片產線、量產158.75mm、166mm尺寸電池片等發展道路。并以氮氧化硅復合鈍化技術、單面堿拋光技術、抗光致衰減技術創新為突破口,簡化工藝流程、降本增效、提高硅材料的腐蝕速率、可滿足背面拋光兼保護電池片正面的擴散層、提高光電轉換效率、減少了含氮污染物排放,完成了科研成果轉化的落地量產,尤其單面堿拋光技術問世,既創造了行業標準的驕人成績,現已成為行業主流技術標準。針對前沿技術的182尺寸太陽能電池片方面,公司于2020年第三季度取得量產,并于2021年累計出貨182mm及以上電池片達9.12GW,銷量占比達到67.90%,超出行業大尺寸電池片市場份額占比約15個百分點,走出了一條從弱到強、不斷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的特色創新之路。
楊帆出海,布局全球
公司堅持精品立業,積極探索“嵌入式”的一體化產業鏈戰略布局,深化“硅片、組件”的科研創新,協同“硅料、硅片、電池、組件、電站”的五大光伏產業鏈的協同發展,重點培育硅料、電池、電站等優勢業務,致力成為綜合能源供給商。
此外,公司瞄準全球大勢,楊帆出海,勇擔時代責任。目前,公司組建了潤陽國際、潤陽泰國、美國海博瑞等三家境外公司開拓全球市場,在越南、新加坡、阿聯酋、土耳其、韓國、泰國及印度等國家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產能布局上,泰國工廠新增產能約4GW。欣喜的是公司外銷屢創新高,銷量由450.51MW增長至1,372.99MW,國際市場占有率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三名。
經營方面,公司已完成了全產業鏈轉型布局。其中電池片單瓦價格穩中有升,由2020年的0.76元/W上升至2021年的0.87元/W;新布局的光伏電站業務已呈現新亮點,營收由2019 年的1,450.07萬元躍升至6,948.23萬元。公司多業務協同發展,成果斐然,帶動2022年上半年營收取得781,448.12萬元,較2020年營收增長近100%,2019年至2021年,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87.32%,潤陽股份前瞻性的布局規劃和國際化進取心,帶領公司步入了發展的高速軌道。
至今,潤陽股份單晶PERC電池片產能已達22GW。其中2021年PERC電池量產效率達到23.2%、PERC+電池中試效率達到 23.8%、N型TOPCon電池于2022年8月中試批量轉換效率達到24.8%,光電轉換效率還在持續提升。公司成本控制水平業內領先,2022年上半年單位非硅成本降至0.15元/W。市場的挑戰,聯得裝備潤陽股份,目前已與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和阿特斯等全球大型組件廠商建立了深度、穩定的合作關系。
潤陽股份將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13GW TOPCon電池生產線,并擬實施5GW異質結電池募投項目,在寧夏建設年產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現已獲批140MW保障性光伏電站并網規模,同時公司積極拓展儲能、氫能、能源互聯網、配售電等領域的延伸,豐富的項目儲備有利于潤陽股份繼續深耕光伏產業,完善健全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全球化的布局,有效增強風險抵御能力,提升盈利水平。未來,潤陽股份將繼續以卓越的產品,為全球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助力全球客戶早日實現綠色發展目標。(楊帆)
編輯:李芊諾
責編:張永杰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