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11月18日,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湖南省能源局聯合發布《湖南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以躋身全國氫能產業發展第一方陣為目標,全力打造氫能工程機械之都,實現湖南氫能產業跨越式發展。
為能源保障及綠色轉型提供支撐
《規劃》提出,2022-2025年為湖南省氫能產業培育期,形成氫源和燃料電池整車雙輪驅動、100家以上氫能產業相關企業全面發展格局,氫能全產業鏈初具規模。工業副產氫利用率明顯提升,可再生能源制氫實現突破,氫能在工程機械、交通運輸、港口、分布式發電等領域的示范應用逐步推廣。建成加氫站10座,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500輛,氫能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2026-2030年為湖南省氫能產業市場開拓期,產業集群進一步壯大,形成5-10家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氫能企業。氫能產業鏈特色環節競爭力明顯提高,氫能工程機械之都名片基本形成,中部地區氫源基地初具雛形。氫能技術創新體系逐步完善,在制氫、儲氫、燃料電池等領域實現階段性技術突破。氫能示范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綠氫”在工業領域的示范應用實現起步。
2031-2035年為湖南省氫能產業規模化應用期,氫能產業鏈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形成完備的氫能技術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體系,核心技術實現關鍵性突破。氫能產供儲銷網絡基本建成,“綠氫”在終端能源消費占比明顯提升,為湖南省能源供應保障以及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突破氫能核心技術瓶頸
《規劃》提出,依托湖南省氫能技術基礎,聚焦氫能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在關鍵技術上提前布局,加大技術攻關力度,搭建產業創新載體,建設專業人才隊伍,構建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的氫能產業創新體系。著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不斷增強省內氫能產業競爭力。
一是加大氫能技術攻關力度。圍繞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聚焦氫能技術未來發展方向,加大氫能技術攻關力度,實現核心技術突破,搶占戰略制高點。加強氫能安全利用相關技術創新力度,提升氫能利用安全性。開展高效率、低成本、大規模電解水制氫技術攻關,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開展高效、清潔、經濟的副產氫提純技術攻關,提升湖南省工業副產氫資源利用率,實現“灰氫”向“藍氫”加速轉變。開展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技術等領域技術攻關,補齊省內氫燃料電池環節短板。強化氫燃料電池在工程機械、軌道交通和通用航空等領域的終端應用技術研發,推動氫能與省內優勢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氫氣儲存、運輸、工業替代、建筑供熱等領域關鍵技術創新,推動氫能商業化、規模化應用進程。
二是搭建氫能產業創新平臺。依托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圍繞湖南省氫能重點技術攻關領域,打造氫能產業創新平臺,為氫能技術創新提供支撐。如依托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建設國家級、省級氫能科學研究平臺,重點對氫能關鍵技術、核心材料的研發進行攻關。整合湖南省優質創新資源,以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以及通用航空等領域龍頭企業為主體,構建多元化氫能產業工程研究和裝備創新平臺,提升氫能工程化應用和裝備制造水平。
三是建設氫能專業人才隊伍。以氫能技術創新需求為導向,瞄準人才制高點,加大引才、聚才、育才、留才力度,不斷強化省內氫能專業人才隊伍。
提升氫能產業鏈競爭力
《規劃》提出,以提升氫能產業鏈競爭力和影響力為目標,聚焦湖南省氫能產業優勢環節和短板,精準開展“強鏈補鏈延鏈優鏈”行動促進氫能全產業鏈健康發展。加強對氫能企業的金融政策扶持,加快建設氫能產業集群,打造上下游聯動、協同發展的氫能產業體系。
積極培育本地潛力企業。圍繞湖南省制氫和氫燃料電池整車產業良好基礎條件,培育一批國內領先的龍頭企業。鼓勵湖南省研發實力、市場開拓能力較強的新能源裝備企業、新材料企業拓展氫能相關業務,支持企業爭創“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稱號。支持氫能工程機械配套企業發展,形成上下游聯動、全產業鏈提升的局面。
同時,大力引進優質企業,實現氫能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完善和延伸氫能特色產業鏈。《規劃》還提出,在氫能產業發展培育期,充分發揮示范應用的引領作用,積極開展氫能示范城市建設,爭取氫能交通、可再生能源制氫等領域國家級氫能應用示范項目落地湖南,著力研究合理的氫能產業發展商業化模式,積極探索拓展氫能多元化發展空間。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統籌規劃湖南省氫能基礎設施布局,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氫氣供應網絡,為氫能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保障。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建立健全氫能產業規范管理體系,促進氫能產業安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來源:中國工業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