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至,歲末臨,智聯網(AIoT)產業也再一次迎來了鑒往知來的關鍵節點。總結來看,2022年是充滿變數的一年,伴隨著行業標準持續迭代,AIoT產業走到了跨越深水區的重要時刻,企業卻在承受著全球經濟下行、供應鏈短缺所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物聯網從業者心中也隱藏著諸多疑問——企業未來戰略方向如何錨定?如何進行業務升級?
在此背景下,智次方·物聯網智庫聯合摯物產業研究院于12月7日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舉辦了以“不確定中尋找確定”為主題的“中國AIoT產業年會暨2023智能產業洞察大典”。本屆年會共設有一個主論壇以及通信網聯、智慧園區、智慧工業三個專題,同期設置會中展,共吸引500+線下參會者和40萬+線上參會者。包括東勝物聯、道生物聯、海納云、江行智能、科舸物聯、萬物云、移遠通信、中移物聯、震兌工業、中億集團(企業按首字母排序)在內的十余家AIoT產業明星企業分別從技術與應用的不同維度分享了公司的創新產品、落地成果以及個人的趨勢洞察。
作為年會的“重頭戲”,摯物產業研究院在本次大會上發布了重磅研究成果——《2023年中國AIoT產業全景圖譜》(中英文雙語版)、《2023年中國5G產業全景圖譜》、《2023年中國AIoT產業全景圖譜——無源物聯網子圖譜》與《2023年中國AIoT產業全景圖譜——工業互聯網子圖譜》,幫助產業梳理市場競爭格局,為相關機構與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智次方·物聯網智庫創始人彭昭在會上發表了題為《AIoT產業鏈短路時代的生態卡位攻略》的主旨演講。她認為,傳統意義上的價值鏈環環相扣,產業上下游的邊界分工清晰、技術標準明確,商業模式與合作關系也經歷了長期磨合,已經趨于穩定。而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卻驅動著企業打破原有模式,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鏈體系,也就是離客戶越近越好、產業鏈越短越好。更重要的是,價值網絡的形成也創造了很多創新的鏈接通路,任何企業之間都存在直連的可能性。所以,許多智聯網企業正利用“短路”思維提升韌性,從而造就了新的“短鏈時代”。
彭昭還提出,短路是“危”,倒逼企業重塑競爭力;而短鏈則是“機”,企業應善于挖掘短鏈中潛藏的機會。首先是通過去除不必要的環節,盡可能多地把價值和紅利釋放給使用者;其次是增強企業自身護城河,提升供應鏈的韌性,避免被產能卡脖子;第三是圍繞核心優勢,善于利用價值網絡,構建軟硬件新生態。可以說,“短鏈時代”之下,避免“被短路”是要務,只有卡住生態位的企業才能生存。
此外,為了給更多企業提供展示落地成果和商業創新的舞臺,智次方·物聯網智庫攜手摯物AIoT產業研究院評選出了“2022AIoT新維獎”系列榜單。AIoT新維獎分為“企業榜”、“優秀產品/解決方案榜”、“領航人物獎”三大榜單。其中,“企業榜”共包括“領航榜”“創新力榜”“技術突破榜”與“行業先鋒榜”四大子榜單。
據悉,作為研究型智能產業服務平臺,智次方·物聯網智庫已經攜手摯物產業研究院連續兩年在年終舉辦“中國AIoT產業年會”。過去,AIoT產業滿目青山,企業匯聚一堂聊收獲、談趨勢;如今,行業遭遇不確定性挑戰,智次方·物聯網智庫致力于幫助企業在變數與不安中抓住確定性機遇。(智次方 文/圖)
編輯:李芊諾
責編:馬永和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