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以下簡稱欽州港片區)全面實施“建大港、壯產業、造濱城、美鄉村”四輪驅動戰略,在建設新通道門戶港、向海經濟集聚區、中國—東盟合作示范區、制度創新高地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新通道門戶港競爭力顯著增強
作為廣西自貿試驗區中唯一臨海的片區,欽州港片區最大的優勢在海。一年來,欽州港片區以建設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門戶港為目標,突出抓好重大港航設施和交通干道建設,進一步夯實欽州港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主要出??诘牡匚?。
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是建設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門戶港的內在要求。2022年,欽州港30萬噸級油碼頭實現常態化運營,累計靠泊26艘次30萬噸級油輪,完成原油裝卸630萬噸;大欖坪南9—10號集裝箱泊位工程碼頭水工工程通過交工驗收,12—13號泊位改造工程項目通過口岸開放驗收,步入正式生產階段;金鼓江19號泊位預計年底前通過竣工驗收,配套華誼二期正式投入運營;大欖坪1—3號泊位完成碼頭主體工程施工。
促進海鐵聯運擴圍增面,是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題中之義。2022年,欽州港片區加強與中西部省市合作,新開通欽州港到河南、河北、西藏等地首發班列,其中欽州港至重慶班列實現“天天班”,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服務范圍拓展到17省60市113站,實現西部地區全覆蓋并首次拓展到華中、華北地區;加密拓展班輪航線,開通加拿大美西北快航,填補北部灣港到北美遠洋直航航線的空白,2022年新增開通航線8條,目前欽州港在營航線已達66條,其中外貿航線38條、內貿航線28條。
2022年,欽州港片區全年預計完成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8000列,集裝箱到發量40萬標箱;港口貨物吞吐量預計完成1.75億噸,同比增長5%;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完成535萬標箱,同比增長15.6%,國際門戶港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向海經濟集聚區虹吸效應日益顯現
產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基礎和核心動力。2022年欽州港片區產業項目建設好消息不斷,尤其是5月以來,每個月都有一個百億級重大項目開竣工:投資114億元的金桂二期年產180萬噸高檔紙板擴建項目第二臺紙機及年產75萬噸化機漿擴建項目開工;投資305億元的中國石油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啟動建設;投資130億元的中偉新材料欽州產業基地(二期)項目啟動建設;投資320億元的桐昆欽州綠色化工化纖新材料基地、投資101億元的格派新能源電池材料一體化項目同時啟動建設;投資189億元的華誼欽州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二期投產。
過去一年里,欽州港片區緊緊圍繞“打造向海經濟產業集聚區”的戰略定位,落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產業發展理念,按照“圍繞園區抓產業,圍繞產業抓企業,圍繞企業抓服務”思路,全面落實領導干部聯系重大項目機制,大力開展“進企業穩增長”“進工地促投資”“出機關強服務”專項行動,領導干部全部下沉項目一線、施工現場調研,實地掌握情況,召開項目推進會,協調解決項目建設推進難題,定期開展督促檢查,確保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2022年,欽州港片區全年新開工及在建的百億元重大產業項目11個,總投資超2200億元,百億元項目之多、投資額度之大均創歷史新高,呈企業成群、產業成鏈發展態勢,彰顯向海產業“虹吸效應”。2022年前11月,欽州港片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67億元,同比增長39.6%,提前一年實現千億元園區發展目標,向海產業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中國—東盟合作示范區建設走深走實
2022年,是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建設10周年。在這一年,欽州港片區以中馬“兩國雙園”建設10周年為新起點,不僅成功舉辦“兩國雙園”10周年系列活動,還如期完成中馬“兩國雙園”升級版規劃,規劃通過政策協同創新、擴大貿易投資、推進產能合作,構建跨境產業鏈,促進兩園產業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將為“兩國雙園”發展提供“路線圖”和“施工圖”。
回望這一年,欽州港片區成功舉辦馬來西亞—中國(廣西)投資論壇、“兩國雙園”升級發展論壇及啟動儀式、馬來西亞棕櫚油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等活動,并與吉利科技集團簽署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推動馬來西亞柔佛州綜合產業園區項目,探索“兩國雙園多區”聯動發展;深入開展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試點中的5項創新業務已全部落地實施,獲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同意將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的境外對手范圍從馬來西亞拓展至東盟全域,廣西121家企業被納入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白名單,業務總量達198.6億元。
積極推進RCEP落地實施,也是打造中國—東盟合作示范區的重要內容。過去一年,欽州港片區以制度創新推動RCEP高質量實施,先后掛牌成立欽州港片區RCEP企業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欽州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三中心”,指導片區企業用好RCEP規則優化產業布局,開拓國際市場,打造跨境產業鏈。
抓開放、建平臺,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RCEP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助推欽州港片區進出口總額和外資使用實現逆勢大幅增長,外向型經濟逆勢飄紅,“朋友圈”不斷擴大。2022年前11月,欽州港片區外貿進出口預計完成54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0.2%;實際利用外資預計完成3.29億美元,增長81.2%。
制度創新逐漸收獲豐碩成果
自貿試驗區是制度創新試驗田。過去一年來,欽州港片區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立足“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牢牢把握制度創新這一核心任務,主動對標國際經貿規則,為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積累了新經驗、探索了新路徑。
“規定動作”有板有眼。全國自貿試驗區已形成的278項可復制推廣經驗或案例,欽州港片區目前已復制推廣落地213項;廣西自貿試驗區首批44項在全區復制推廣的創新成果已全面落地實施。
“自選動作”有聲有色。截至2022年,欽州港片區承擔的94項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任務實施率達100%;2022年內提煉上報創新成果達48項,自2019年設立以來累計上報則達133項,數量位列廣西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第一。
這一年,欽州港片區改革腳步鏗鏘、開放魅力倍增,留下了閃亮的前行足印。新通道門戶港系統集成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系統謀劃推進片區集裝箱業務“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第三階段改革工作,服務促進欽州港與毗鄰港口群“水水中轉、干支結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合作機制,新增運營“欽州—南沙”內外貿同船直航航線,集裝箱多式聯運“一站式”全自動化模式獲評全區改革創新十佳成果。
發展要素配置改革創新取得新實效。推行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試點,破解了不同項目交叉用海、重疊用海等問題,完成欽州石化產業園公共管廊(三期)工程項目與欽州石化園區配套深海排放管道工程用海重疊部分立體分層確權,為深化海洋資源使用開辟了新路徑。
營商“軟環境”成為發展“硬支撐”
良好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經濟發展最亮麗的名片。2022年年來,欽州港片區不斷加快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片區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政務環境進一步提升。2022年,欽州港片區共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25項、欽州市23項行政權力事項承接運行,醫療器械注冊及生產許可改革獲自治區藥監局支持并為片區開通技術審評綠色通道,醫療器械注冊、生產許可全流程辦結時限分別比法定時限縮減50%、75%以上。
企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制定出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工作督辦制度》《產業項目(企業)履諾事中事后管理辦法(試行)》等系列文件,健全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制度保障。堅持“圍繞企業抓服務”工作主旨,不斷創新服務機制,做好“親商、穩商、扶商”文章,快速落實政策兌現及惠企補助。
金融環境進一步升級。出臺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集聚發展若干措施,積極支持各銀行新設分支機構或提升機構管理層級。全區首家科技保險專營機構——中國人保財險公司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科技支公司在片區注冊設立。創新組建并揭牌運營片區“金融超市”,實現金融服務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促進金融資源和融資需求的有效對接。
科技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水平,預計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6家以上、完成成果轉化項目20項以上。大健康產業孵化器順利投入運營,已引進8個項目入駐。云波科技、慧寶源醫藥、奇智紡織等3家企業獲得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新天德能源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成為欽州市第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
在新的一年里,欽州港片區將抓緊抓實RCEP實施、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和平陸運河建設等重要機遇,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建大港、壯產業、造濱城、美鄉村”四輪驅動戰略,向海圖強、向海而興,全力加快建設國際陸海新通道門戶港、向海經濟集聚區和中國—東盟合作示范區。(黃海志)
編輯:李芊諾
責編:馬永和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