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市緊緊圍繞民營經濟“兩個健康”主線工作,做好民營企業的服務工作,在金融扶持政策、科技創新補助政策、產業轉型升級、政企服務機制等方面發力,持續推動河池市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圍繞“一條主線”堅定發展信心,發揮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協調作用。聚焦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出臺《河池市繭絲綢全產業鏈發展規劃(2021—2025年)》等一系列激活市場主體、科技創新補助等政策措施,進一步為民營經濟發展“松綁、清障、助推”。推進促經濟發展措施落實落細,為企業辦理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6.22億元;為企業直接降低用電成本1.098億元,降低企業水氣等成本0.028億元,惠及企業14.5229萬個,不斷減輕企業生存壓力;出臺“桂惠貸”等融資方式,累積投放145.2億元、惠及8076戶市場主體,直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2.64億元;給予企業由資本市場融資顧問團提供的相應針對性指導服務,組織廣西丹泉酒業有限公司、廣西澳都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申報2022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擬上市企業資源庫并成功入選重點擬上市企業和上市后備企業,同時組織企業申報自治區研發經費投入財政獎補,共獲得獎補資金1200余萬元,不斷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培育工作,建設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科技型企業梯隊培育機制,2022年以來,全市科技型企業106家,其中2家企業通過廣西瞪羚企業認定。
提出“兩個重點”,引領企業爆發新動力。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出臺支持河池市創建綠色發展先行試驗區為契機,圍繞培育“2+5+N”產業體系,不斷增強企業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創建金屬新材料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試驗區,爭創全國桑蠶繭絲綢全產業鏈示范基地。推進廣西地理標志品牌化建設,全市新增19個產品通過深圳標準促進會“圳品”認證網上初審程序,截至目前,全市“圳品”認證農產品累計達34個,獲認定為廣西供深、供港和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累計達25個。促進企業綠色轉型的同時,重點抓好優秀民營企業家隊伍的建設工作,完善好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的培育體系,多次組織民營經濟人士參加廣西統一戰線視頻學院系列講座,不斷加強“國情、世情、區情、市情”教育。
搭建“三個平臺”,提升服務水平。搭建起銀企對接平臺,發揮好企業服務員、政策宣傳員、項目施工員的作用,選派出65名廣西工業振興特派員深入企業一線,與企業面對面、點對點交流,及時反饋解決企業訴求,組織15次政金企融資對接活動,對接服務企業773家,反饋融資需求190.48億元,現場簽約81.26億元;搭建法律維護平臺,建立健全“統戰部+”部門合作機制,實施法治民企培育工程。與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開展“萬所聯萬會”等活動,為企業解答法律問題223個,幫助審查68份合同,與檢法司稅聯動機制達到全市全覆蓋;搭建政企交流互動平臺,開展民營經濟領域“親清大走訪·問計促發展”行動,形成行動“四個清單”,力求民營企業反饋的問題在企業基層現場問、現場答、現場解。積極實施“一把手”帶頭招商工程,牽頭組織實施“2022年河池‘灣企入河’(深圳)精準招商推介會”“2022年‘民企入河’杭州推介活動”,河池市金城江、宜州等7個縣(區)分別與絲綢之路控股集團等民營企業達成合作并簽約,總投資27.13億元,助力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實現新突破。(張龔華 潘冬梅 李小瓊 蔣忠)
編輯:李芊諾
責編:馬永和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