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廣西桂林市七星區召開2023年全區工業大會,對2022年度轄區強優企業、上臺階進步企業、培育上規模企業、優秀納稅企業、榮獲國家級榮譽企業、優秀企業家等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共獎勵資金400多萬元。同時,邀請各企業、金融機構和高校代表共商經濟發展大計,提高工業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全力拼經濟,力促“開門紅”。
2022年,桂林市七星區產業振興取得了新成效。該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27.03億元,同比增長6.9%;規上工業增加值46.32億元,同比增長1.5%;工業固投18.6億元,同比增長23.25%;新上規企業7家、工業技改6.13億元、新引進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7個、新引進計劃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個、園區土地收儲480畝、新建標準廠房12.66萬平方米,均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桂林橡膠設計院成為廣西唯一獲評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金獎企業。2家企業獲評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占廣西三分之二;4家企業新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企業獲評廣西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家企業入選2022年廣西最具競爭力民營企業,數量均居全市第一。
“開局就要加力,起步就要提速!”桂林市七星區人民政府區長郭紅星在會上表示,“今年,桂林市七星區將繼續發揮好桂林工業振興主陣地、主力軍作用,力爭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7%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以上,新上規工業企業7家以上。重點圍繞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積極推動一批成長性好、競爭力強、技術起點高、市場容量大的項目列入自治區‘雙百雙新’謀劃項目庫,力爭全年實施10個以上、完成投資5.4億元。做大做強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三大優勢產業,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打造區域科技創新高地,加快形成“3+N”現代大產業集群。”
作為桂林市七星區的工業重點企業,桂林國際線纜集團負責人在會上發言,“今年,企業將提升技改投入力度,并將往年研發的成果形成批量產品投入市場。比如新型煤礦用線、充電樁線、機器人用電焊機線等新產品,2022年出口訂單增加了6500多萬元。此外,陸續加大企業生產配套,并與比亞迪、中聯重科、三一重工、交科院等國內一些知名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提高市場占有率,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多年來,該企業一直持續投入研發新產品,一年投入一億多元,陸續開發了耐火電纜、低煙無鹵電纜、太陽能電纜、充電樁電纜等產品,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據介紹,今年開工以來,桂林市七星區為企業竭盡全力解決實際問題,推動關鍵企業滿產達效,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同時,該區將出臺《2023—2028年工業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完善工業企業扶持獎勵政策,落實用于鼓勵支持工業企業發展和技術改造的產業扶持資金2000萬元以上,通過支持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瞪羚等企業發展,提升三大主導產業創新能力,并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和石墨烯、橡膠等新材料產業。
“桂林市七星區將全力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新窗口’,實施七大產業園攻堅計劃,以國際線纜、君泰福、電力電容、橡膠設計院為龍頭,打造產值超120億元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南藥、啄木鳥、優利特、華諾威為龍頭,打造產值超50億元的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以智神、金格電力電子、飛宇、光隆科技為代表,打造產值超50億元的現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推進中電桂林數字經濟產業園、航空輪胎產業基地、八達威運控技術產業化研發與生產基地、桂林航天科技創新中心、澳群數字印刷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建設,實現轄區經濟產業跨越式發展。”桂林市七星區委書記鄭平表示。
此外,桂林市七星區將堅持“專班化推進、清單化管理、全程化服務、精準化扶持、鏈條化發展”實施項目建設,落實“三個一”項目推進機制,持續開工和投產一批“雙百雙新”“千企技改”等項目,重點推動中電桂林數字經濟產業園、格力電器(桂林)智能制造生產基地、華諾威生物醫藥基地等一批簽約項目開工建設,航空輪胎產業基地、南藥三期等一批在建項目加快推進,桂林航天科技創新中心、澳群數字印刷產業園、潔伶新建生產車間等一批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桂林市七星區創業中心)
編輯:李芊諾
責編:馬永和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