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崇左市扶綏縣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搶抓“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機遇,強化“彎腰服務”意識,主動作為,提供全過程跟蹤服務,積極推進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通過利用荒山坡地,大力發展地面集中式光伏發電產業,不斷加快推進扶綏縣中原光伏項目建設,2月底,項目具備并網發電條件。
扶綏縣中原光伏項目是中能建崇左2000MW風光儲一體化能源基地的子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項目交流側裝機容量100MW,占地約2300畝,涉及渠舊鎮、東羅鎮兩個鄉鎮共11個地塊,共安裝545Wp單晶硅太陽電池組件255237塊,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升壓站,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西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EPC總承包、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東北電力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負責施工。
位于東羅鎮東羅村東羅屯的光伏項目施工地塊是中原光伏項目其中的一個地塊,占地約1000畝。站在高處,放眼望去,一排排藍色太陽能電池板整齊排列在山坡上,沿著地勢高低起伏,遠遠望去仿佛一片藍色海洋,蔚為壯觀,成為公路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扶綏縣中原光伏項目經理邱懿興介紹,光伏項目占地比較大,僅在東羅鎮就涉及5個村15個屯,共計1500畝用地,征地也遇到了很多困難。項目能夠按時間節點推進,與扶綏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分不開的。
東羅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茂良說:“從2022年4月份開始,我們選派了骨干人員組成服務光伏項目專班,與項目業主協調配合,采取“白加黑”“5+2”工作模式,先易后難,逐個地塊突破,想方設法全力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目前,東羅鎮已經完成了2800畝光伏項目用地的流轉和130座塔基的征地工作(包括中原項目和南部項目的項目用地)。
扶綏縣中原光伏項目經理邱懿興說“扶綏縣中源光伏項目從去年6月份正式開工以來,征地已經完成了100%,建設進度已經完成了90%以上。11個地塊里面,8個地塊已經基本完工,正在趕工的3個地塊也將在本月底具備并網條件。”
目前整個項目已完成投資5.5億元,計劃是3月底正式并網發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后一年的發電量大概是1.5億度。
扶綏縣中原光伏項目共流轉土地2300 畝,承租期為26年,年租賃費每畝900元,每五年還遞增5%的租金,一年可為當地農民帶來土地流轉收入200多萬元。光伏項目的實施還助力當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實現農民工“家門口”就業增收,邱懿興說,中原光伏項目在建設高峰期工人達到五六百人,本地工人占到一半以上。
4根光伏支架立柱、28塊光伏板就組成了一組光伏組件。光伏組件最低沿距離地面2.5米以上,樁基列間距超過4米,行間距也有6米以上,滿足“農光互補”的條件。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將發展“農光互補”模式,將光伏發電與土地綜合利用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板下經濟”,帶動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扶綏縣中原光伏項目經理邱懿興:“項目建成之后是“農光互補”模式,光伏板底下是規劃有種植或者養殖的,我們也會優先考慮已經租地給我們的農戶,提供就業崗位,為鄉村振興貢獻應有的力量。”
據了解,2021年10月,崇左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項目已納入國家級一體化能源基地,其中扶綏3個光伏項目,即已開工的扶綏縣中原光伏項目、扶綏縣南部光伏項目和未開工的扶綏縣昌平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610MW,約占崇左一體化基地總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一,同時配套儲能站及其電力送出線路。扶綏縣一期光伏項目總投資為41.5億元,投產后年發電量9.8億kWh,年發電收入4.13億元,年上繳稅費6000萬元,年均減少標煤29.4萬噸,將為扶綏帶來可觀的產值、固投、就業、稅收,產生的新能源還能用于抵扣重大項目新增能耗指標,為扶綏縣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魅力扶綏微信公眾號)
編輯:李芊諾
責編:馬永和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