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泰隆集團鑄造工藝升級改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項目總投資 4.28 億元,一期工程將于今年6月竣工。據了解,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產各類減速機箱體鑄14萬臺(套)的生產能力,年開票銷售6.65 億元。這對企業補強產業鏈、改善減速機產品外觀、保證箱體供應、緩解產供矛盾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公司總經理殷愛國表示,“我們將繼續以創新促轉型,更大程度地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力。向創新要發展動力、要發展優勢、要發展空間、要發展紅利。”
技術改造催生發展“新動力”
今年以來,泰隆集團將以泰隆減速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主線,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和智能制造體系,建成智慧工廠。保持研發經費和設施設備技術改造等方面高標準投入水平,投入兩億多元對集團內生產、銷售、采購、倉儲等進一步實施推進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綠色化改造,推動“泰隆制造”邁向“泰隆智造”。
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已經成為泰隆集團提高市場競爭力的“不二法門”。近年來,公司掀起了“技改熱”,技改投資跑出“加速度”,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去年11月,泰隆集團整體搬進新建的傳動機械科技產業園,總投資突破30億元,在創新的道路上實現了“驚人的一跳”。項目設計緊跟21世紀機械制造發展的精密化、信息化、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趨勢,實現了5G網絡全覆蓋,使傳統生產方式更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形成了年產傳動機械15萬臺 (套)的生產能力,達產后將新增年開票銷售超過25億元。
在此基礎上,公司著眼于未來 “高、精、尖、特、新”發展戰略,按照 “淘汰一批、改造一批、更新一批”的原則,加大基礎設備設施技術改造。投入1.9億元對40余臺普通Y3180滾齒機進行數控改造,建設智能立體倉儲中心,購進臥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和熱處理多用爐、真空爐生產線,推行“一人多機”生產模式,為保證產品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實施智能化改造升級,兩化融合一體化管控形成“研發設計協同、數字化生產管控、生產物料保和設備管控”四大能力單元。去年,公司被認定為江蘇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和創新型領軍企業。
新品迭出迸發發展“新生力”
“改造升級、培育新品”。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泰隆集團走上了一條中高端發展之路,研究開發市場需求量大、前景可觀的新產品,助推產品挺進空白領域,形成新的銷售增長點。
去年以來,公司突出開發了精密行星機系列、各類工程機械用等減速機產品和永磁直驅直進式拉絲機、自動換輪收線機等鋼簾線,加快YZR、YZP、YZ、YGP系列起重輥道電機高新傳動的研發,突破了風機批量組線焊接技術。
公司與國內知名的高等院所合作,先后開發了江蘇省首臺套RPG輥壓磨機齒輪箱、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項目水利發電變速裝置等高新技術產品,引領行業發展。核電循環水泵驅動變速裝置填補國內空白。工業機器人關節用精密減速器打破國際巨頭對中國20年的技術封鎖,完全替代了同類進口產品,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公司先后承擔了國家、省部級項目課題4項,多次榮獲省和國家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現在,公司擁有專利 306 件,主持、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 17 項,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借船過海拓展市場“新活力”
泰隆集團“出海搶單”,積極拓展海外銷售市場,實現配套出口業務,走出了一條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銷售之路。最近,又拿出了兩臺120噸以上出口俄羅斯和瑞士的蝸輪蝸桿減速機樣機。目前,公司產品與國內大公司配套銷往歐洲、亞洲和非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圍繞“保市場份額,拓業務領域”,經常邀請北京、上海、西安、廣州、重慶、新疆等地的行業專家,對企業產品和市場銷售現狀進行診斷,適時進行調整改善。去年,公司牢牢抓住拳頭產品水箱拉絲機發力,水箱拉絲機新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
同時,公司擴大電子商務中心硬軟件投入,做到線上線下、國內國外等各種銷售渠道有機結合。去年,僅減速機產品就新電子商務平臺銷增加5億元以上。(蔡建永 韓五度)
編輯:李巖清
責編:汪黃任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