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就是開工,開工就是實干。
今年以來,江蘇省泰州市奮力搶開局、拼經濟、促發展,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
新春伊始,泰州市委書記朱立凡向全市發出了“四敢”動員令,“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擔當作為,一切圍繞企業轉,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發展轉,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確保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開好局、起好步。”
推動產業集群“加速跑”
地處蘇中之中,泰州正致力打造“崛起中部的產業增長極”。
建設“一個產業體系、四個特色產業集群”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泰州市委確立的發展新定位。
新定位,引領產業發展新高度。2022年,泰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01.77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8410.76 億元,同比增長12.5%,“一個產業體系、四個特色產業集群”完成產業產值 5517.18億元,同比增長18.1%,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5.6 %。
新定位,激發干群“四敢”新作為。
2月6日,泰州全市落實“四敢”重大要求動員部署會暨2023年大健康產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醫藥高新區(高港區)舉行,計劃總投資277.9億元的79個重大項目火熱開工。
泰州是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城市,江蘇省委省政府去年專門出臺《支持泰州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泰州正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創新,加快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藥健康產業高地、全國重要的醫藥健康創新策源地、引領全國大健康產業改革發展的先行區、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樣板城市,力爭2025年產業規模達4000億元。
與此同時,“四個特色產業集群”也在搶開局、抓推進,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總投資120億元的青山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5.8億美元的合全藥業新藥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05億元的益海嘉里糧油深加工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的延長輕烴深加工項目……一批旗艦型項目正在大干快上。
一年春為首,萬事行為先。據初步統計,一季度,泰州全市擬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63個,總投資923.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97.2億元,“開門紅”“開門穩”在望。
“開局即決戰,起步就沖刺,泰興經濟開發區在新的一年將拉高標桿,頂格推進,奮力掀起項目建設新熱潮。”泰興市副市長、泰興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朱為祥介紹,該園區2021年首次躋身“千億級園區”,2022年在全國化工園區排至第4位。今年,園區將在新起點上再出發、再沖刺,力爭開票銷售1250億元,在100億元以上項目招引建設中取得重大突破。
“泰州剛剛出臺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50條’,提振我們企業的發展信心。”瑞科生物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劉勇說,將全速推進項目建設,加快推動重組宮頸癌九價疫苗成為首個上市的國產宮頸癌九價疫苗,重組新冠疫苗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第二代新冠疫苗,更好地賦能泰州大健康產業發展。
激發動力挑戰“不可能”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分別增長5%、8%、5%,這是泰州1月份交出的主要經濟數據。
今年以來,泰州市迅速落實省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42條”,出臺泰州版“50條”,制定春節惠企穩崗十條措施,延續用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加大穩崗擴崗補貼力度和返泰返崗就業服務,支持企業赴外參加展會、開展經貿洽談,近90%的十佳百強企業在手訂單增長或持平……
泰州市將深入排查、著力解決制約“四敢”的問題和癥結,不斷激發“四敢”的動力和活力。根據部署,泰州市將開展百企走訪調研活動,開展領導干部“千企大走訪活動”,聘請 100 名企業家作為營商環境觀察員,建立問題反映直通車,堅決消除企業“不敢”的顧慮所在。
為讓“干部敢為”,泰州將堅決破除“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不良現象,堅決為干事創業者遮風擋雨、保護后背,大力選用在吃苦吃勁崗位上長期默默奉獻、艱苦奮斗的干部,大力選用在推動發展上銳意進取、成績優異的干部,全力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
為讓“地方敢闖”,泰州將旗幟鮮明樹立“以實干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的導向,更大力度放權賦能,更加精準開展考核,力爭放出活力、放出動力,考出優劣、考出干勁,推動形成敢于爭先、爭作貢獻的火熱局面。
為讓“群眾敢首創”,泰州將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民群眾創新創造的制度環境,讓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潛力、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出來。
如今,泰州各條戰線正以眺望“最高峰”的眼界、勇闖“無人區”的銳氣、戰勝“不可能”的韌勁,“敢”字當頭、“干”字當先,全力以赴決戰開局、決勝全年。
調高目標定位“緊追趕”
今年1月,泰州市海陵區組織開展了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送政策“三大一送”行動,領導班子帶頭走訪,機關干部主動登門,訪遍每家企業、尋訪每位企業家,“拉網式”摸企業之難,“清單化”解企業之憂。
以主城的擔當,海陵區高點定位,以蘇州相城、南通崇川等城市為標桿,奮力沖擊省市第一方陣,不斷增創首位優勢,增強主城能級,力爭貢獻更多優質增量。
泰州各市(區)全面激發“戰斗力”,以更高的站位對標審視,以更寬廣的視野登高望遠,提出了令人振奮的追趕目標。
100億元!這是泰興市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交出的成績單。首超百億,位居全省第7位,泰興市今年發展的“底氣”更足——持續保持“做就做最好、站就站排頭、爭就爭第一”勁頭,奮力走好“全市當標桿、蘇中爭第一”的趕考之路。
挺進“全國百強”!靖江經濟開發區今年決心“二次創業再出發”,以宜興經濟開發區為目標,奮力趕超,力爭工業開票銷售同比增長10%以上。同樣,靖江市以宜興市為標桿,激揚“敢”的斗志、迸發“拼”的干勁、展現“進”的成效,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興化市“新春第一會”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布了《關于優化企業服務若干措施》,推出了涉企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和一般違法行為從輕減輕行政處罰事項“三份清單”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該市將以如東為比學趕超目標,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和“干”的作風,以項目大突破推進產業大提升。
姜堰區“新春第一會”連續第四年聚焦同一主題“優化營商環境”,迭代推出《優化營商環境20條》1.0版和2.0版之后,今年又系統實施“大調研、大宣傳、大督導”行動,創新建立“先解決問題再說”“營商環境直通車”“營商環境觀察員”三項制度和“堰企通”網上為企綜合服務平臺,敢字當頭拼經濟,奮勇爭先抓項目,全力在全市爭先進位、爭創特色、爭作貢獻。
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錨定奮進目標:力爭每年新開工5億元和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50個、新竣工25個。作為中國醫藥城核心區,該區今年將用好用足政策疊加機遇,將匯聚爭先之力,提振“敢為”的精氣神、彰顯“敢闖”的新擔當、優化“敢干”的好生態、打造“敢首創”的智慧庫,加快打造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核心區。(張衛兵 葉桂華 馬青松 韓五度)
編輯:李芊諾
責編:汪黃任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