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礦壓治理研究中心聯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技術團隊在該公司井下N1100膠帶順槽和N1100回風順槽試驗多參量鉆屑法鉆車機械部分,打鉆試驗成功,鉆屑測定鉆機取得階段性成效。
鉆屑法是礦井用于監測礦壓的常用方法,能夠對潛在危險程度進行預先判斷。為確保鉆屑測定值的準確性,減少工人勞動強度,該公司聯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技術團隊,開展多參量鉆屑法鉆機創新項目,設計研發鉆屑測定鉆機。
“為提升鉆機的實用性,在公司井下進行現場試驗時,打盡量深的鉆孔,以驗證鉆車的鉆孔能力,并為鉆車的進一步優化提供參考,使鉆車能夠滿足煤礦井下鉆屑孔作業需求。”該公司礦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蘆盛亮說道。
通過試驗,在N1100回風順槽鉆屑孔作業過程中,該鉆車的動力表現良好,沒有發生卡鉆現象,鉆屑孔到達18米時,人工無法將鉆桿拔出,但鉆機可以很輕松將其拽出。為進一步驗證鉆機的打孔能力,又在N1100膠順進行鉆屑孔作業,1#鉆屑孔作業時,發生了“卡鉆”和“吸鉆”現象,現場通過動力頭給中空麻花鉆桿接入高壓風,在高壓風和鉆車鉆臂的拉力作用下,能夠將鉆桿從鉆孔中拔出,體現出鉆機有很好的解救能力。
在條件不同、環境不同的多處地點進行多個鉆屑孔的施工作業試驗下,發現總結了鉆機結構、設計等方面的不足。在研討會上,該公司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技術團隊專家充分討論后,及時給出了優化建議。
經過此次的井下試驗,發現鉆屑法液壓履帶鉆車在打鉆屑孔和行走方面有著很好的動力;當鉆桿發生“卡鉆”和“吸鉆”時,有很好的解救鉆桿能力;同時,將在試驗鉆車返廠后,對其進一步完善,確保鉆機能夠滿足不同環境下鉆屑孔的施工需求。(楊陽 王江 楊利軍)
編輯:李芊諾
責編:張永杰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