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奔涌逐浪高,蓄勢揚帆破浪行。
“要大力實施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兩輪驅動’戰略,加快八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強化‘鏈長制’牽引作用,加快建設制造業強市。”在山西晉中市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吳俊清的話語擲地有聲、鏗鏘有力、久久回蕩。
新興產業是富有發展活力和市場潛力、對生產生活影響巨大的先導性產業,能夠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全局帶動和引領作用。在市場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晉中市新興產業由小到大、從弱到強,涌現出吉利汽車晉中基地、山西尚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銀圣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具備競爭力的優質企業,實現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為推動新興產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鏈主”引領產業騰飛
“從2016年9月投產至今,累計生產整車47.8萬臺,產值712億元,累計引進及培育本地汽車產業鏈零部件企業12家,本地化率突破5%。”在晉中市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吉利汽車晉中基地總經理戴明峰與在座民營企業家進行暢談。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山西省全力打造的14個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集群的重點產業之一,也是晉中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引擎。吉利汽車自2005年開始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的研究,是最早涉足甲醇汽車領域的民營企業,從開荒者到引領者,18年來吉利在該領域成功解決了甲醇發動機零部件耐醇、耐久性能等行業難題,掌握了200余項甲醇汽車核心專利技術,同時也具備了甲醇汽車整車研發、制造、銷售的全鏈體系能力。
在晉中市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動中,獲獎企業獲得了一份別具意義的獎勵:吉利甲醇重卡和吉利甲醇混合動力轎車。其中,甲醇混動轎車搭載了全新一代1.8L醇電混動發動機和行業領先的醇電混動專用電驅變速器,實現40%節能率,百公里醇耗低至9.2L(相當于汽油車百公里油耗3L)。每行駛一萬公里可減碳約0.8噸,是同級最環保、最節能、最低碳、最經濟的混動轎車。
吉利汽車晉中基地作為甲醇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目前已組織完成多項國家、省試點示范項目,取得了多項國內第一。晉中基地充分利用晉中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推廣應用先發優勢,與各合作伙伴攜手推動更具有環保和節能優勢的甲醇汽車的發展,完善產業鏈配套,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為晉中乃至山西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鏈主”壯大,引領航行。如今,晉中市形成了以吉利汽車為“鏈主”、中航蘭田和保羅專用車為“鏈核”的全省產業鏈最長、配套最全、體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其中,吉利汽車晉中基地更是通過上游產業驅動、中游同級牽引和下游產業拉動了晉中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崛起,實現了從“獨木成林”到“聚木成森”的裂變。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晉中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資金、營商環境服務上的大力支持。”戴明峰表示,下一步,企業將發揮鏈主龍頭帶動作用,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研發新品,打造“煤—電—醇—車”的特色產業鏈,提升裝備制造業水平,在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做行業尖端弄潮兒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通過這樣的座談會,達到一個同頻共振的效果。不僅給我們吃下了‘定心丸’,更是注入了‘強心劑’。”晉中市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結束后,山西尚太鋰電科技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躍杰仍然意猶未盡。
負極材料作為鋰電池關鍵組成部分,其品質對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具有決定性影響,是鋰離子電池性能進一步提高的關鍵。尚太科技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鋰電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企業,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以及碳素制品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消費類鋰電池,行業領先、實力雄厚、發展迅猛。良禽擇木而棲。近年來,晉中市優良的營商環境、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了尚太科技落地晉中市昔陽縣。
進駐晉中市以來,尚太科技先后實施了四期項目,前三期20萬噸產能項目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尚太速度”;四期年產30萬噸產能項目也已啟動建設,投運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屆時將與寧德時代、吉利晉中基地,共同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生態。去年12月28日,尚太科技成功上市。這不僅是公司發展的里程碑、新起點,也為晉中市做強龍頭企業、推動企業上市提供了新范本、新標桿。
尚太鋰電負極材料是全要素、全鏈條企業,技術、質量、服務保障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業界具有不可撼動的影響力。目前,已與全球鋰電池前三強建立合作關系,成為“寧德時代”的鋰電負極材料主要供應商,并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且廣泛進入國軒高科、蜂巢能源、雄韜股份、萬向一二三等鋰電池廠商的供應鏈,并參與新產品開發,同時產品正在LG化學和比亞迪車載電池測試中,即將批量供應。
“在晉中發展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心、放心、舒心,下一步,我們將加大人才引進、資金投入力度,堅定信心、下定決心,做行業尖端弄潮兒,在晉中這片熱土上,建設好項目、做成好企業、成就大事業,為晉中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孫躍杰說。
科技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從眾多生產初級氧化鎂的小工廠中脫穎而出,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專業生產硅鋼級氧化鎂最大的民營企業,更是省級、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一舉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山西銀圣科技有限公司是如何做到把一個扎根山區小縣城的民營企業打造成為全球同行業領先的一流企業呢?
“科技創造價值,創新引領未來。”山西銀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白鋒給出了答案。“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堅持將科技興企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經過不斷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從利用本地白云巖生產工業和藥用氧化鎂初級產品,發展到突破高等級0.20mm以下薄帶硅鋼專用氧化鎂技術攻關,全面填補了國內空白。”
多年前,我國硅鋼級氧化鎂生產處于技術空白,依靠進口。銀圣科技果斷瞄準了這個科技創新的突破點,開始了一個本土企業的蛻變。成立研發團隊、建立技術中心、建立硅鋼級氧化鎂研發基地,緊盯全球最高端產品,持之以恒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逐步發展成為全球8家硅鋼級氧化鎂生產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生產硅鋼級氧化鎂的民營企業。擁有國家、省、市發明專利,科技獎勵、科技成果共24項。
步履不停,創新不止。近年來,公司把原創產品核心關鍵技術突破作為奮斗方向,攜手寶鋼中央研究院硅鋼研究所聯合開展高端硅鋼專用新材料技術攻關,成功突破了“卡脖子”技術,產品經過批量試驗,綜合應用性能優于國外最高端產品。并與太原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共建了產學研合作基地,以取向硅鋼專用氧化鎂及其新材料為研究方向,先后完成了10余項產學研技術項目。產品主要供應于寶武鋼鐵等幾大國內知名鋼鐵企業。寶武集團是取向硅鋼行業的龍頭企業,銀圣科技聯手寶武集團硅鋼技術部、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與寶武集團硅鋼研究院共同科研攻關,最終研發出高等級薄帶硅鋼專用氧化鎂新材料。該材料通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硅鋼研究所批量試用和技術鑒定,試驗結果顯示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應用性能優于國外同類進口產品,可有效填補國內空白,替代進口。
“揚帆發展正當時。”面對晉中市優良的政策環境和發展環境,白鋒說,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要甩開膀子大干一場,爭取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王晶)
編輯:李芊諾
責編:張永杰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