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閥門公司車間里,工人正在加緊趕制訂單。(劉勝/攝)
機聲隆隆,工人忙碌。山西陽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陽泉閥門公司車間里,鐵臂高懸,直徑2米的低壓大口徑煤氣閥正被打包裝車。
“正在生產的是貴州和湖北的訂單。”該公司技術副總梁志寶介紹,3月以來公司一直是滿負荷生產,20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趕制,確保及時交貨。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煤氣閘閥)示范企業”,金字招牌就是企業的底氣。作為一家有近百年歷史的老國企,2021年,陽泉閥門公司“退城入園”,從陽泉市城區搬遷至陽泉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通過“數字化改造”,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陽泉閥門公司的華麗蝶變正是陽泉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一個縮影。
陽泉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實施工業賦能育新戰略、數字經濟優先發展戰略,新型工業化動能澎湃,一路高歌。
傳統產業迭代升級
華陽集團一礦調度指揮中心,人臉識別,自動門緩緩開啟,巨大的顯示屏占滿整整一個墻面。
地下幾百米,采煤作業區一覽無余。調度臺前,工作人員輕點鼠標,皮帶、轉載機、刮板輸送機依次啟動,采煤機記憶截割,液壓支架自動跟機作業,智能采煤系統源源不斷地將煤炭輸送到地面。
在陽泉,煤炭“新基建”和傳統行業深度融合,正在有力推動著煤炭企業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從而開啟全市傳統煤炭產業內核重塑、質的飛躍。
據陽泉市能源局提供的數據,目前該市建成華陽一礦、新景礦2座智能化煤礦和華陽二礦、程莊礦等57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煤礦重點區域實現“數字網聯、局部無人值守、智能巡視、遠程干預”。全市先進產能煤礦達到26座,先進產能占比達到94.5%。
“以前,電廠澄清池的出水水質全靠運行人員定時巡檢和實驗監測,每兩小時巡檢1次,每次巡檢需要5個人。如今,借助5G+VR技術,僅用1人就能實時監測澄清池,并及時處理異常。”位于平定縣的山西陽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5G聯合創新實驗室”負責人耿雷告訴記者,5G技術正讓這座有著20年歷史的老電廠變得“年輕”。
同樣,在陽泉高新區,華鼎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數控立車操作工張帥操控機床,緊張工作。生產車間百米外的辦公室里,公司董事長郭長征通過電腦查看企業生產、管理、調度等情況。公司70余臺數控機床都安裝了生產數據采集器,12個班組、132道生產工序納入一張網管理,打通了信息“孤島”。“每個人的任務完成情況、每臺設備的運行狀態和利用率等數據,都會實時精確傳送到各級管理人員的手機App或電腦上。”郭長征一臉自豪。
比鄰而居,麟豪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打造數字化工廠破題,加快傳統制造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研討會正在緊張進行。公司董事長王新民告訴記者,科技賦能,產品迭代升級,帶動陽泉“智”造一路“開疆拓土”。
新興產業持續壯大
3月30日,江蘇南京舉辦的“同平共振源定未來”新能源電池材料專題招商推介會,平定縣收獲頗豐。總投資195.58億元的18個產業項目簽約落戶陽泉。其中,新能源電池材料及再生鋁回收加工等10個項目落戶平定縣,簽約額達155億元。“取得這樣的成績并不意外,這也是對平定持續深耕新能源電池產業的豐厚回報。”平定縣招商中心主任張詩陽說。
平定縣張莊鎮張莊村,中燁鋰電石墨負極材料項目(二期)施工現場,年產4萬噸鋰電石墨負極材料項目全速推進。
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材料,也是平定縣“新能源電池小鎮”項目第一階段布局的重點內容。項目在現有山西貝特瑞年產1.2萬噸鋰電負極材料成品的基礎上,陸續實施投資5億元的山西中燁年產4萬噸鋰電負極材料、投資7億元的山西中烜年產4.5萬噸鋰電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以及深圳貝特瑞投資60億元的年產20萬噸負極材料成品一體化項目。
新能源電池產業是陽泉市重點發展的新材料產業,從中亦能感受到作為資源型城市“能源轉型”的戰略雄心。
除了積極布局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山西正興生產的正極材料,多氟多陽福電解液添加劑以及眾多配套企業已經完成布局,進入生產階段。
鈉離子儲能電池同時發力
2022年9月30日,華陽集團全球首批量產1GWh鈉離子電芯生產線正式投運,實現鈉離子電池從中試到量產的關鍵轉換。這標志著華陽集團聯合北京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打造鈉離子電池“材料—電芯—電池—應用”產業鏈邁出了堅實一步。華陽集團董事長王永革表示,用無煙煤制成碳基負極材料,延伸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產業鏈,實現從“一塊煤”到“一塊電池”的新跨越。
以鏈長制為抓手,突出龍頭引領,突出產業集聚,按照“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的發展思路,陽泉圍繞新能源電池材料、新型碳基材料等九條產業鏈,大力實施八大工程,編制“五圖五清單”,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點。
中能建平定二期風電率先并網,實現全省“風儲聯合”一次調頻控制技術應用“零的突破”。歐冶鏈金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大地海科固廢綜合利用、中烜和貝特瑞負極材料一體化等項目開工建設,多氟多六氟磷酸鋰、華儲光電光伏組件等項目建成投產,中燁負極材料、華鈉鈉離子電芯等項目達產入規。
2022年,陽泉市規上工業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7%,拉動規上工業增長2.9個百分點,其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分別增長13.5%、25.2%。
數字產業加速融合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就是生產力,數據中心則是算力“底座”。百度生成式AI產品“文心一言”發布,百度陽泉智算中心再次進入大眾視野。據百度智能云方面透露,“文心一言”背后的算力基礎設施均由百度智算中心支持,后續百度多個智算中心也將為“文心一言”面向產業的規模化落地提供底層支撐。
強大的算力支持,讓昔日煤城變得科幻。陽泉高新區的街頭,避讓、加速、轉彎,無人駕駛汽車駛過;手機下單,前來送餐的“小哥”,呆萌“小白”是一輛無人配送車。寄遞、安防,會說話的“工人”原來是一輛無人車,不經意間,它們已經深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并且改變著這座城市的生活。
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正在帶動這座城市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全國首個全市域自動駕駛“車城網”示范項目落地,公共出行、物流快遞、巡邏安防等自動駕駛車輛啟動示范運營,“智車之城”雛形初現。
數字政府(智慧城市)項目一期完成階段性驗收,“城市大腦”一期試運行,政務數據資源共享排名位于山西省前列。
云峰大數據中心項目加快建設,百度云計算二期全面投運,算力穩居全省前列。
累計建成5G基站2240座,鄉鎮以上建成區實現5G信號連續覆蓋。
中電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一期主體完工,耀飛通訊等35家企業達成入駐意向。山西智創城NO.7簽約入駐新石器智航、博彥科技等85家企業。
2022年,陽泉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增長30%,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
“搶抓省委賦予陽泉市‘數智新城’建設政策機遇,圍繞數字轉型‘六大工程’,布局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智車之城、網絡直播之城、數智雙碳之城,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跑出新速度。”陽泉市大數據局局長高永恩說。
超期布局新基建、打造產業新標桿、拓展應用新場景,看不見的數字改變著看得見的生活。推進新型工業化既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行走陽泉,桃紅柳綠、草木蔥蘢中,生命張力蓬勃,活力迸發。(白雪峰)
編輯:李芊諾
責編:張永杰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