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南寧市牢固樹立大抓產業大抓工業的理念,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積極搶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新賽道,以南寧產投科技創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科創投”)作為產業投資重要平臺,深化改革推動產業投融資模式創新。科創投圍繞產業鏈發展路徑,運用市場化方式,推動新興產業強鏈延鏈補鏈,為南寧市形成“產業—科技創新—金融”新循環提供有力支撐。截至2023年4月底,科創投實現資產總額61.73億元,投資或引進36個項目,投資總規模達219.38億元。
實行市場化產業平臺孵化運作。科創投成立于2020年10月,由南寧市產業投資集團出資組建,以“產業研究、國資引領(基金參與)、項目承載”一體化貫通為產業投資理念,實踐完善“基金+基地+產業”投資模式。一是以“智庫+”產研融合為先導。深化與專家智庫、優質基金管理公司等合作,聚焦產業發展定位,加強產業研究,選準新能源汽車、5G通訊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鏈和關鍵環節重點企業作為合作支持重點。同時,加大對桂電南寧研究院、鋁基新材料研究院、華中數控汽車輕量化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價值挖掘,通過資源導入等方式服務其發展。日前,桂電共建博士工作站已掛牌。二是以國有資本領投帶動社會資本跟投。選定產業和賽道,通過國有資本領投龍頭企業及重大項目,撬動社會資本跟投,政府給予企業政策扶持,國有平臺同步給予市場和業務支持以及土地、廠房等要素保障,共同培育發展產業項目,加快屬地化投資和本地產業孵化。待項目成熟后,國有資本以市場化方式安全退出,實現“資源—資金—科創—產業”相互轉化和循環流動,成功吸引科創團隊帶人才、帶項目、帶成果落地南寧。目前已培育南寧吉銳醫藥、廣西思鉞生物等新型研發機構,推動引進了多氟多、國人科技等知名企業,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三是基金領投培育壯大產業。科創投持有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運營管理100億規模的南寧市產業高質量發展母基金,通過“1+N”母子基金模式,創新推出適合不同產業項目的定制化投資方式,有效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南寧產業發展。截至目前,科創投參與管理、投資的基金總支數累計達24支,基金總規模約277億元。
探索市場化多元產業投資模式。通過靈活運用和優化組合各種投資要素和條件,形成多樣化投資模式。一是“資本直投賦能產業”模式。通過直接股權投資方式,合作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與深圳市金泰克半導體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南寧泰克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克半導體”),建設半導體存儲產業研發制造基地項目,填補廣西在半導體存儲產業領域的空白。2022年泰克半導體實現營業收入8.1億元,年納稅總額1.2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057萬元。二是“基金基地產業聯動”模式。牽頭設立投資基金并增資入股母公司,母公司返投南寧項目,同步由南寧國有平臺出資代建項目基地,推動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等項目引進來、快落地。在引進深圳卓能公司10GWh新型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總投資52億元項目時,科創投通過產業基金設立、項目投資與園區建設運營聯動,從簽訂投資協議到項目落地開工僅用一個月時間,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105億元。三是“基金投資并參與落地項目經營”模式。通過投資基金增資入股重點企業并設立南寧合資公司,參與南寧項目建設運營。通過投資基金投資深圳市華芯邦科技有限公司后,與該公司合資成立廣西華芯振邦半導體有限公司,由其負責推進集成電路晶圓級封測與集成創新型產業基地項目建設,項目一期總投資6.05億元,從開工到竣工投產僅用半年時間。四是“產學研融合發展”模式。通過直接股權投資,聯合東北大學、沈陽化工大學等國內重點科研院所共同設立技術研究中心,先后在南寧設立南寧華數輕量化電動汽車設計院、廣西吉銳創新醫藥研究院等5家研究機構。如與東北大學合作建立的廣西先進鋁加工創新中心截至目前已擁有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4項、注冊商標1項,其中科研成果國產首套型材輥底爐、國產首套板材輥底爐、國產首套自主鋁合金氣墊爐等裝備已試產。
建立風險可控的“敢投”激勵保障機制。為有效解決國有資本擔憂績效不佳、不敢投等突出問題,南寧市在風險防控、績效考評、人才激勵等方面綜合施策,建立一系列制度機制。一是實行“虧損減半、盈利雙倍”考核機制。南寧市出臺工業股權投資管理辦法,明確建立“虧損減半、盈利雙倍”考核機制。根據該管理辦法,科創投在組建與后續運營中,可享受超額獎勵、容錯容虧、投資補助以及投資限額、跟投、終止機制、五年不考核營收利潤指標等政策待遇,極大鼓勵了投資主體大膽創新開展產業投資的積極性。二是健全投資風險內控體系。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制定專項風險防控制度,實行全面風險防控,設置項目篩選、立項等五層風險關。構建業務部門、風險管理機構、審計稽查機構“多位一體”監督全覆蓋風險防線。建立投融資業務信息化系統,實現業務管理規范化,牢牢把控企業運營管理、項目投資風險點。三是建立投行化人才選聘和激勵機制。全面推行領導班子成員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探索試點職業經理人團隊制度。分層分類建立投資、風控、財務等方面人才“蓄水池”和“儲備庫”,借鑒投行考核標準與激勵辦法,建立健全投行化業績考核激勵體系,將個人收入與項目整體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指標掛鉤,充分調動各類人才工作積極性。(南寧市委改革辦)
編輯:李芊諾
責編:汪黃任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