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是目前我國致死第一的重大疾病,發病人數在逐年上升,時間窗內溶栓取栓是減少殘疾改善預后最主要的手段。但是這個時間窗僅有幾個小時,用“時間就是大腦”來形容搶救腦卒中患者對時間和速度的要求并不為過。
深圳二院腦卒中急診綠色通道DNT中位數時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立院長牽頭的卒中中心,急診科、影像科、神經內外科、介入室、重癥監護室多學科緊密協作,優化流程,提高卒中患者救治效率。自2014年至2022年底,急診科溶栓患者697例,今年溶栓DNT(進入急診到溶栓時間)中位數時間穩定在20多分鐘,遠低于國際標準的60分鐘,處于國際領先水平,DPT(進入急診到動脈穿刺時間)也在逐漸縮短,最短DTP達到24分鐘。近年來在多學科共同努力下,卒中中心得分逐步上升,今年2月在全國高級卒中中心排名中位列第41名。
突發腦梗死,慕名從惠州趕來深圳
蘭姐是(化名)平時生活在惠州,5月31日中午12點半左右,57歲的蘭姐突然左側肢體乏力,跌倒在地,同時說話含糊不清,蘭姐這是怎么了?身邊的人頓時都慌了神,馬上送到惠州當地醫院就診,急查頭部CT診斷為急性腦梗死,因為患者有長期房顫,發病癥狀特別重,懷疑是大血管閉塞,可能要手術取栓,患者家屬打聽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在急性腦血管病上經驗豐富,要求轉診救治。
當天17點59分,蘭姐被送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綠道護士立刻接診并通知卒中急救團隊,入院后進行CTA+CTP檢查提示左側頸內動脈閉塞,核心梗死較小,雖然發病時間超過了6小時,但是還是有手術的指征,一道道指令隨著卒中管理信息系統發出,綠道上的綠道護士、急診科醫生、神經內科總住院、介入醫生、介入室技師、護士、麻醉師緊張有序的調動起來,協同工作,力爭為患者縮短救治時間,爭取最優效果。
入院31分鐘送入急診手術室
到院31分鐘內18點30分,患者家屬通過綠色通道加速辦理掛號、入院等手續。神經內科醫生總住院會診結束,并對患者完成既往史排除、查體、評分、進行輔助檢查,診斷為右側頸內動脈閉塞、腦梗死、房顫,符鵬程主任醫生了解病情后,分析若不及時開通右側頸內動脈,進展為大面積腦梗死風險很大,建議行急診介入手術開通右側頸內動脈,與家屬談話并簽署手術之情同意書后聯系介入室送急診手術。
造影到完全再通38分鐘
啟動介入后,介入室、麻醉科、綠道護士、神經介入團隊同時出動,19點50分,股動脈穿刺成功。麻醉、造影、取栓,造影開始后僅僅38分鐘,經過3次抽吸,,取出3團血栓,血管達到完全再通,腦部血流恢復。術后患者癥狀改善明顯,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從術前的11分,到術后的1分,患者神志清楚,智力以及身體肌力均表現正常。
18分鐘的DNT急速狂飆
錢伯伯(化名)今年71歲,在晨練后突然精神變差,不能走路了,但還可以進行簡單的交流,直到下午一點半,他的癥狀逐漸加重,意識障礙,怎么叫都不答應,緊急下來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經過頭頸血管CTA檢查提示右側大腦中動脈中-重度狹窄,要盡快進行溶栓、取栓治療。腦卒中綠色通道啟動!
在綠色通道的加持下,患者從進入急診到開始溶栓(DNT)僅用18分鐘,進入急診到股動脈穿刺時間(DPT)也僅用了74分鐘,14:40手術開始,患者病情復雜,除了腦部血管狹窄外,患者合并肝硬化失代償,門脈高壓,食道胃底靜脈曲張,有消化道大出血風險,而手術會用到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因此手術可謂高風險。頂著巨大風險,符鵬程主任團隊有條不紊進行手術。
17:32手術結束,患者神志恢復清醒,經過康復科進一步康復治療,目前身體已基本恢復到發病前狀態。
首創卒中急救地圖,做到醫生等病人
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時間就是大腦;縮短救治時間,提升急性腦梗死再灌注治療率是我國國家醫療質量安全十大改進目標之一。為了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建立了深圳市第一家國家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全國首創卒中急救地圖,近兩年來更是綠色通道建設上不斷發力,優化流程,首先設立24小時值班制的綠道專科護士;其次是在患者來院前就啟動院前綠道,在來院路上進行家屬談話,做到醫生等病人;推進CT室溶栓和一站式多模態CT。
經過不斷分析過往病例,找出可以節省時間的點并進行優化,將每一秒用到最關鍵的地方,DNT(患者進入急診到開始溶栓時間)中位數已經穩定縮短到了20多分鐘,遠遠低于國國際標準要求的60分鐘。速度在深圳市第一,放在全國也是非常領先的,DPT(患者進入急診到股動脈穿刺時間)中位數已經也在不斷縮短,最近的一例取栓DPT已經縮短到了27分鐘。
時間的不斷縮短帶來的是更少的致殘率和致死率,2022年隨訪取栓患者3個月的良好預后率47%,與國際臨床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最大取栓患者年齡超過90歲。我們的每一次努力,搶下的每一分鐘,不只是拯救生命,也是為了搶下患者更好的人生,為家庭和社會安定作出努力。(深圳二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