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眼睛看不到,視線就會偏差那么多,對生活的影響太大了!”“拄著拐一條腿走路,什么都不得勁,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了。”“左手根本叨不起來小球,假如這個事故真的發生,作為家里的頂梁柱,真不敢想象,要是沒有右手,我該怎么辦,如何照顧家人?”
這是在山東能源集團兗礦能源鮑店煤礦安全生產警示教育體驗中心,現場參觀的職工體驗單眼投乒乓球、左手叨球、單腿柱拐等項目后,紛紛發出的感慨。
近日,鮑店煤礦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到安全生產警示教育體驗中心參觀學習。該中心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突出時代性、實踐性、互動性特點,包括法律法規、警示教育、電氣體感等七個展區。這里不僅有職工健康知識的科普,還有貫穿始終的互動體驗,激發觀眾學習、參與的興趣。
在體驗中心西側的墻面上,分布著五個“萬花筒”,這里面看到的,不是五彩斑斕的世界,而是一場震撼心靈的洗禮。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一個悲劇。通過這個萬花筒,可以看到因違章導致的一個個鮮活生命被無情摧殘,一個個幸福家庭陷入無邊的傷痛。
綜掘一區職工劉偉說:“看了這些,我的心情很沉重,這一幅幅傷痛欲絕的畫面,警醒著我們每一個人,用鮮血換來的教訓必須牢記,讓悲劇不再重演!
煤礦時刻面臨著水、火、瓦斯、頂板等自然災害的威脅。在災害體驗區,參觀者通過沉浸式裸眼3D體驗的方式,全景展示自然災害的巨大破壞力。逼真的畫面,影像與音響的完美組合,仿佛使觀眾置身災害現場。
“以前看警示教育、學習事故案例,總覺得事故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今天通過肢體殘缺體驗,給我敲響了警鐘。”一位采煤一線職工如是說。
體驗現場,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談感受、談安全,引發了對“安全”的深思。
在設備體驗區,講解員在給參觀人員演示運轉中的設備所帶來的機械夾卷傷害,邊講解邊展示。“這臺設備體驗的是滾輪卷入夾傷,在設備運行中,滾輪的輸入端極易造成這種夾卷傷害,”講解員邊說邊展示,雖然滾輪的轉速并不是特別的很快,一旦發生夾卷,測試手套卻根本拿不出來。
在高空墜物體驗環節,體驗者張棟梁正佩戴好安全帽,站在鐵球的下方,感受鐵球下落時對安全帽的撞擊。“撞擊力非常大,很難想象,如果我不戴安全帽,后果會是怎樣?安全帽太重要了,隨時保護著我們的生命,一定得佩戴好!”
自救互救是事故發生后最迅速、最直接、最有效的救援,是減少人員傷亡的關鍵。在自救互救專區,一場參與性極強的演練正在進行。
“同志,同志,你怎么了?”場景模擬一名員工倒地,意識喪失,呼叫無反應。施救人員快速評估現場安全,輕拍重喚患者,患者沒有意識、沒有正常呼吸,立即進行現場徒手心肺復蘇……
這個展區除了心肺復蘇外,還將講述傷口消毒、包扎固定等急救常識。現場觀眾不僅僅觀看,還將親自參與到救助中。
來自職工醫院的講解員劉麗表示:“讓觀眾親自參與到救助操作過程中,能夠樹立員工的自保互保聯保意識,增強自救互救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在必知必會知識測試區,職工培訓中心教師楊位強正在指導職工答題。“我們收集整理了全礦各專業、工種“必知必會”知識題庫,通過必知必會知識的測試,幫助職工查找自身的知識盲點,不斷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業務素質”楊位強告訴筆者。
企業健康知識搶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三名職工目不轉睛地緊盯前方屏幕,等題目顯示后,迅速暗下選擇鍵。只見順利闖關者答對者振臂歡呼,現場觀眾也對其報以熱烈的掌聲。
“每次參觀體驗中心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贏取紀念品。”在安全有獎答題區,剛剛參與答題的職工劉洋,高興地向記者展示他獲得的小禮物。
該礦副礦長、安全總監、安全監察處處長徐開亞說:“在安全生產月期間,我們組織干部職工到體驗中心參觀學習,就是想讓職工通過親身的體驗,教育和引導他們自覺遠離不規范操作行為,保障自身安全健康,把安全健康的理念外化于行、銘記在心。”(焦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