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政策退出、互聯網沖擊等一系列變故之后,2013年彩電市場依然保持了高增長的態勢。根據奧維咨詢最新預測數據顯示,2013年彩電銷量將達到4785萬臺,同比上升12.7%,這與2012年的1.8%同比增幅相比,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政策翹尾作用明顯
2013年上半年,中國彩電行業走出了一條高速增長的路線。2013年元旦、春節期間,三四級市場強勢發力,一季度、二季度一路高歌猛進,成就了自2008年以來前所未見的高速增長的上半年。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奧維咨詢(AVC)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6月銷售彩電零售量達2301萬臺,同比上升29%,零售額822億元,同比上升32%。
2013年上半年,彩電行業出現高速增長,強勁的政策翹尾作用是最重要的原因。5月31日,實施整整一年的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正式結束它的“使命”。政策退出帶動消費者趕搭政策末班車的購買熱潮,節能補貼產品市場銷售火爆,各廠商在1~5月利用節能補貼政策的最后契機,加速推廣節能補貼產品,使得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呈現出空前的高速增長。據奧維咨詢的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5月單月,增幅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增幅,達46%,銷量達413萬臺。
同時,彩電功能呈現出智能化、大屏化、高清化等多樣化趨勢,引發消費者新一輪的電視換機潮,加快了更新換代頻率。而房地產市場的短暫釋放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等也為彩電行業的高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互聯網帶來新增長點
家電政策的收尾透支了整個彩電市場的增長潛力,6月份,彩電市場開始陷入低谷。后政策時代市場的低迷,曾引起不少人的擔憂。然而可喜的是,之后的每個月市場銷量都在逐步回升,至9月份已基本恢復到了5月份的水平。
互聯網自闖入彩電帝國以來,對彩電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卻也在彩電行業陷入低迷之境時,為其提供新的突破思路,成功“救市”。2013年下半年,電商發展呈井噴態勢,為彩電市場整體規模的回升貢獻了較大力量;為應對互聯網企業“強闖”電視市場,創維、TCL等傳統電視企業主動擁抱互聯網,共同開發互聯網電視,實現內容、硬件的互補,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認可,為下半年彩電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增長點。可以說,互聯網對彩電市場加快轉型升級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互聯網電視的出現,同時標志著電視產業從傳統的硬件銷售轉變為內容銷售,而內容端口恰恰是傳統電視企業所不熟悉的。隨著小米、愛奇藝、樂視等在內容應用端口有明顯優勢的企業介入進來,填補了應用層的空缺,一條全新的電視產業鏈已逐步搭建起來,且分布正在日趨完善。隨著以簡單網絡電視為主體階段的結束,智能電視將逐漸成為電視市場的主體,智能電視的零售量以及滲透率將滲透至89%。
新市場剛剛啟動
2013年,小米、樂視等各大企業紛紛涌入電視行業,搶占TV屏,為完善互聯網電視的產業鏈做出了巨大的推進作用。據奧維咨詢數據顯示,互聯網電視在2012年達到27%的滲透率,預計到2015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89%。
“我們總是在講,要擁抱互聯網,但仔細想一想之后卻不得不承認,是互聯網在擁抱我們。”奧維咨詢副總裁金曉鋒日前表示。
隨著互聯網和電視的聯姻,家電市場刮起了一陣跨界合作、搶占入口的新模式之風。互聯網已經走下桌面,以移動互聯、家庭互聯,甚至車載互聯等多種形式呈現。電視、冰箱等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家用電器,而是各大企業爭相搶占的新入口、新商機。
新產業鏈模式下,消費者所扮演的角色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戶不再是被動的產品接受方,而是通過個性化定制產品或服務,參與到產品開發中來,通過反向驅動引導企業進行柔性化生產。這對于企業來講,不僅可以降低庫存風險,壓縮分銷成本,同時也能更好的迎合用戶需求,增加用戶粘性。金曉鋒認為,傳統電視企業通過與廣義互聯網工具的結合,定能煥發新活力,為未來市場創造出無限的新機會。
2014年銷量預計下滑
經過2013年的大漲之后,奧維咨詢研究認為2014年全年銷量并不容樂觀。從全年來看,奧維咨詢預測,2014年彩電銷售規模4564萬臺,同比下降4.6%,其中線上銷售551萬臺,占比12%。
此外,單從2014年元旦、春節來看,受2013年的元旦、春節假期排布和年初的開門紅影響,2014年元旦促銷期整體彩電市場銷量預計為491萬臺,同比下降3.3%;春節促銷期為313萬臺,同比下降1.2%;如果把促銷期合并來看,共銷售804萬臺,同比下降2.5%。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研究咨詢部主任彭健鋒認為,2014年對國內彩電市場來說將是艱巨的一年。一是平板替代CRT在城市市場已逐步完成,購買彩電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二是持續了5年的刺激消費政策退出,部分需求已被提前釋放。三是國內經濟進入結構調整期,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去泡沫化等系列因素也會對彩電消費需求產生影響。四是隨著渠道模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彩電市場原來穩定的定價機制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
雖然2014年彩電市場喜憂參半,但不可否認低調中仍然有很多的亮點可尋。
一是平均尺寸繼續增長。隨著住宅面積的不斷增加和消費者視覺體驗要求的提高,大屏彩電已經逐漸步入了消費者的客廳。奧維咨詢預計,元旦、春節促銷期間,彩電的平均尺寸將達到43.8英寸。
二是超高清電視。2014年最大的亮點非超高清電視莫屬,在經過了一年多的布局和試水之后,超高清電視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截止到2013年10月,超高清電視滲透率已經達到4.6%。奧維咨詢預計,元旦、春節期間超高清電視的滲透率將攀升到8.1%,銷量65萬臺。
三是智能電視穩步前行。2013年的智能電視領域可謂熱鬧非凡,前有樂視高調進場,后有TCL、愛奇藝的強強聯合,一波又一波的熱浪推動智能電視生態鏈不斷地完善和進化。奧維咨詢預計,元旦、春節期間智能電視的滲透率為53%,銷量達427萬臺,逐漸進入穩步提升趨勢。這最后一個改變人們未來生活方式的客廳入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朝氣與活力。
相關報道
彩電市場將回歸理性價值戰
以“顛覆者”形象殺入彩電行業的樂視,近期再次將其40英寸液晶電視的價格下調到“行業最低價”。但這樣的“地板價”似乎也沒有引起行業多大的震動,反倒是樂視在為半年前殺入彩電行業的決定,承受著“水土不服”的陣痛。
同樣,作為互聯網行業營銷能力極強的小米,其智能電視領域的布局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出貨量并沒有原先預想的那么好。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一直被外界詬病的售后服務和制造工藝的短板外,其最初所謂的顛覆彩電行業格局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噱頭”。如今看來,小米、樂視在智能電視行業中的角色,并非顛覆者,而最多只能算是個攪局者。
其實,小米、樂視出貨量不高并非其宣傳的“產能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對傳統彩電行業的運作模式并不熟悉,而且自身非常“稚嫩”。彩電巨頭們用了20年時間才完成了全渠道的布局,而且其按照工業精神打造的日益完善的制造工藝,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都是一道高高的“門檻”。
來自第三方調研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1月,平均單價只有1500元的32英寸LED液晶電視依然是各彩電行業巨頭出貨占比最高的尺寸,而4K電視當時最樂觀的預測是全年出貨量不會超過100萬臺。但隨著節能補貼政策的退出,32英寸入門級液晶電視的出貨占比持續下降,相反4K超高清電視、3D和云智能電視的份額快速上升。
業內人士指出,2014年彩電行業的競爭依然將集中在中外彩電廠商之間,而價格戰也將從入門級產品升級到中高端產品市場。由于技術的先進和色彩的更清晰,新技術電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將主打4K戰,并回歸到理性的價值競爭。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