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3日19時,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清華同方廣場B座27層的燈光亮了起來。
這里,是蘇州清華專項創新中心。這個1700多平方米的空間與清華大學僅一路之隔,承擔著吸引優秀的清華項目進入中心孵化,推進清華大學優秀技術在蘇州轉化落地的重任。該中心是由蘇州市、清華大學、吳中區合作共建,由吳中區實際運營管理的一塊“科創飛地”。
實際上,蘇州清華專項創新中心是當下吳中區推動載體平臺前瞻布局,持續“加碼”科技招商的關鍵之舉,更是吳中區全力踏入科技招商新賽道的一個縮影。
打造創新策源地,培育產業創新集群
今年上半年,吳中區招引創新型企業727家,平均一天就有4家科創企業落戶吳中區。
面對著這樣的一份成績單,吳中區科技局副局長、科招中心主任秦錚認為,這是吳中區邁出全力培育產業創新集群的一步,其目標就是要打造高能級的創新策源地。
通過創新鏈布局,賦能產業鏈發展,實現發展要素的快速集聚——新一輪科技招商熱潮的涌動,將成為吳中實現創新型產業集群提質增效目標的“新賽道”。
近幾年,吳中區產業格局始終圍繞著蘇州市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要求,持續壯大以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創新集群為引領的“3+3+3”現代產業體系,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已成為吳中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從航空航天到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為了打造不同領域的產業集群,吳中區始終以“企業為創新主體”,引育高成長科技企業,做好強有力支撐。在上述招引的727家創新型企業中,以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及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主導產業領域為招引對象的企業占比達84.5%。
今年5月11日,獨角獸企業數坤科技正式簽約落地吳中太湖新城,啟動數坤科技大健康板塊華東區城總部項目。
數坤科技是世界領先的智慧醫療健康科技平臺,在智慧影像、智慧手術、智慧健康等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和平臺。據悉,吳中區政府與數坤科技將聯動區屬各級醫療機構,以AI創新技術為核心,面向基層開展區域智慧醫療健康服務項目,提升基層診療及健康綜合服務能力,共同打造具有吳中特色的數字健康醫療服務全國樣板,進而引領區域數字健康醫療行業發展。在科技的助力下,該項目將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作出創新示范。
7月中旬,區科招中心牽頭引進的金瑞基業創新藥研發及產業化總部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澹臺湖畔隆重舉行,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金瑞基業落戶吳中,并明確該主體作為上市主體。預計未來十年內實現人才、專利、項目、平臺、擬上市企業的多維度科技創新。
科技招商動向變化的背后是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與核心競爭力培育的根本需要。吳中區正在致力于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把更多類似于數坤科技、金瑞基業一樣的創新資源不斷植入到產業當中,尋求更多的產業合作機會。
人才引育,搶抓創新“第一資源”
5月26日,位于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航空航天產業園正式開園。
去年11月,哈工大蘇州研究院正式落地蘇州吳中,為校地全面合作開啟了新篇章。在此基礎上,各方進一步聚焦優勢特色、拓展合作領域,布局建設航空航天產業園,共同打造航空航天產業集聚、創新孵化、企業加速于一體的新型生態園區。
“相信航空航天產業園的落地將為吳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創新動能?!惫枮I工業大學蘇州研究院院長郭君巍說。
哈工大蘇州研究院的落子,標志著C9高校全部在蘇州實現重大布局。吳中區科技招商中心就參與了該研究院的招引工作,吳中區科技招商中心招商部長張勁光和同事們就是親歷者。
哈工大研究院將建設機器人及裝備制造研究中心、航空航天先進技術轉化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信息與通信研究中心、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研究中心、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重大技術創新中心等七大中心,與吳中的產業集群非常匹配。
哈工大蘇州研究院的落地效應很快就顯現出來。
隨著航空航天產業園的開園,13個優質項目順利簽約入駐,包括6個國家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創新團隊和5項國家級科技獎勵技術成果,涉及航天關鍵構件、航空航天先進材料電子封裝新材料、數字化感知等方面。
在張勁光看來,科技招商在當前被賦予了更多蓄積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意義,正從曾經的項目、資金招商,疊加更多引平臺、引人才的“引智”要素,從而形成“人才策源”。
吳中區持續做好科技人才和科技招商工作協同創新,聚焦產業發展所需,加快構建立體式引才體系,賦能吳中區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截至目前,科招中心已承(協)辦13場人才項目路演,共吸引160余個優質科技人才項目,包括承辦哈工大蘇州研究院、東南大學、西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指導的6場科技招商項目路演;同時,落實招商協同創新,與經開區、高新區在上海、蘇州、廈門等地舉辦6場東吳科技創新創業大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優質創新人才回流,做大吳中科創朋友圈,成為今年吳中區引育人才、培育創新賽道“第一資源”的另一重要抓手。
今年以來,吳中區科招中心開拓海外人才對接渠道,不斷深化與海外科學協會、歐美同學會等組織機構合作,蘇州市歸國人才會客廳、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蘇州創新中心等一批海外引才平臺相繼揭牌。
優質服務,唱響“科創吳中”品牌
以吳中區科技招商中心成立為標志,吳中區進入一個全新的“科創吳中”時代。
當下區域科技創新競爭日益激烈,要想下好科技招商“先手棋”,加強科技招商品牌化建設是贏得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科招中心剛成立一年半,正處于發展窗口期。我覺得在長三角地區打響‘科創吳中’的品牌效應,夯實基礎,吳中獨特的美正是發力點。”張勁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山美、水美、人美、產業美是“最美吳中”的另一種解讀。
人美,是吳中區招商人員蓬勃的精神面貌,而產業美則體現在營商環境。
如今,吳中區則在項目選擇、產業定位、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等方面呈現出“最美”的戰略性和前瞻性目光。
僅今年前5個月科招中心就外出拜訪、接待來訪客商洽談項目超300余個,將項目引進范圍延伸至海外,美國硅谷、德國、英國等創新要素濃度高的區域都是交流合作的對象。
服務好企業,也要將產業和人才留住。為了給人才提供最優科技創新生態,形成創新資源聚集效應,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吳中區加強與上海技術交易所、上海數據交易所等功能平臺交流,圍繞“技術產業化、產業資本化”的閉環生態,意向開展金融服務、數字科技服務等合作交流。
吳中將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作為核心競爭力,把“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理念貫穿到服務企業方方面面,把“一切圍繞企業發展轉”的理念覆蓋到吳中區所有部門,以最熱之心研究企業訴求、最快速度回應企業關切。
最近,吳中區已連續三年蟬聯全國市轄區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排名第1位,位列城市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第7位,科技創新百強區第7位。
潮平兩岸寬,風正一帆懸。位于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腹地的吳中區,將攜環太湖科創圈的澎湃氣勢,融吳淞江科創帶的嶄新氣象,讓科技與創新交疊的浪潮翻卷激蕩,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吳融媒 錢莉莉)
編輯:李芊諾
責編:張永杰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