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今日上午,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全省各地有關部門在“未來之城”雄安成功舉辦了全國生態日河北活動。
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資處處長鮑蕾致開幕詞 陶景華 攝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馬桂旺、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霍彥飛、雄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于國義出席會議并致辭,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張有生研究員、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楊旭東教授為新時期河北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霍彥飛、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趙根喜、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明才、唐山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鵬雁、張家口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宋樹東、省節能協會秘書長丁玉欣發布了生態文明建設相關領域主要成果和典型案例,雄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丁曉龍發布了全國生態日河北雄安倡議?;顒油谶€舉辦了河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
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于國義致辭 陶景華 攝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馬桂旺致辭 陶景華 攝
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霍彥飛致辭 陶景華 攝
十年來,鋼鐵產能由峰值時的3.2億噸減少至2億噸以內,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8.8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41%,以較低的能耗增速支撐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煤炭消費占比下降15.9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7289.2萬千瓦;PM2.5平均濃度累計下降64.6%,空氣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設區市全部退出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后十名,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超過80%,劣Ⅴ類水體斷面動態清零;累計壓減地下水超采量59.7億立方米、基本實現采補平衡,森林覆蓋率35.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5.4%,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萬平方公里,塞罕壩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土地生命獎”。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系列政策文件,頒布節約能源、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等30余部地方法規,出臺鋼鐵、焦化、平板玻璃、燃煤鍋爐超低排放等50余項地方標準,構建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四梁八柱”。
各地發展改革部門、雄安新區有關部門、省內知名企業負責人和媒體記者等100余人參加本次活動。(陶景華)
編輯:汪黃任
責編:陶景華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