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京東工業還首次詳細闡述展示了數字高速公路背后的技術底座——全鏈路數智化供應鏈體系。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工業供應鏈及技術部總經理張利紅表示,京東工業全鏈路數智化供應鏈體系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全鏈路數字化,高效鏈接海量客戶和供應商,使供需最優匹配,縮短采購鏈路,上下游高效協同,助力制造業降本增效。
事實上,在工業供應鏈領域,鏈路長、環節多帶來的高成本、難協同長期困擾著工業企業。據統計,目前中國工業品行業共計10.5萬億市場規模,但線上化不足5%,大部分仍是傳統的層層分銷渠道模式,平均每增加一個環節會帶來5%-6%的成本。多環節交易溢價就會導致終端成本很高,普遍來看,一個商品到達終端客戶時,商品本身的成本僅占采購價格的60%,剩余的40%幾乎都來自中間環節的消耗。
京東工業打造全鏈路數智化供應鏈體系的初衷,就是打破這種低效的工業品流通模式,通過構筑數字高速公路直接鏈接供需兩端,極大提高工業品供應效率、降低采購成本。目前,整個體系主要由商品數字化、采購數字化、履約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四大部分組成,共囊括了墨卡托標準商品庫、庫存社會化模式管理系統“布道”、物流承運平臺、智能決策系統“K2”、企配中心等數十項技術服務產品。
其中,商品數字化主要聚焦傳統工業品規格參數不統一、商品類別不全的問題,通過推動海量SKU參數的標準化及統一化,建立工業供應鏈上的統一“話語體系”,為產業協同構建數字基礎。例如墨卡托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技術,通過大量數據清洗及提取將供需雙方的商品信息翻譯為標準化的商品參數,從而極大提高供需匹配的效率;供應商數字化協同平臺,則能夠連接海量供應商、打通海量商品資源,滿足客戶一站式采購尋源需求。
采購數字化則重點為全量企業提供工業品一站式數智化采購解決方案,解決傳統線下采購模式流程繁瑣與合規性不強的問題。對比傳統的線下采購模式,京東工業數字化采購平臺的獨特之處是能夠實現海量商品的一站式尋源比價、智能選型以及采購決策,極大減少人工參與,保障采購過程的陽光合規和透明,極大提高采購效率。
履約數字化主要通過智慧決策大腦實現供需最優匹配,將制造商、分銷商及代理商等分散的產業鏈環節連接起來,建立一個“萬倉合一”的供應網絡,推動社會化資源的高效協同;在末端交付端,京東工業通過嫁接社會化資源構建的B端全場景履約交付基礎設施,不僅具備行業通用的個性化服務能力,還支撐訂單精準履約交付的服務體驗,能夠實現“萬單合一”。
運營數字化主要通過全鏈路數字化運營管理體系,實現流程自動化、運營智能化、服務品質化,驅動數字化供應鏈體系高效運轉。
業內人士評價,長期以來,鏈路太長帶來的成本之痛、數據不通導致效率之痛和體系復雜造成的運營之痛是困擾工業供應鏈的三大難題。京東工業的全鏈路數智化供應鏈體系從供給端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對于推動產業效率的持續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郭秀梅)
編輯:李芊諾
責編:汪黃任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