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長長的金屬絲,拉拔成細至0.035mm可以切割太陽能硅片的超高強度鋼絲。這是從江蘇泰隆集團研發制造的金剛線母線拉絲機“吐”出來的。
從工業機器人關節用精密減速器打破國際巨頭封鎖,到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拉絲機設備……作為一家成立40多年的老牌機械制造企業,“泰隆制造”的實力引起“行業矚目”。
不破不立。多年前,泰隆集團就巧做“加減法”,布下一盤“大棋”:一方面退城進園,淘汰落后產能,拓展更大發展空間;一方面豪擲數十億元,打造集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于一體的科技產業園,謀求制造能級的不斷躍升。
落后產能做“減法”,在搬遷中脫胎換骨
寬敞明亮的車間、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齊全的污水處理設施……這些天,泰隆集團旗下的鑄造公司上下正忙著搬進科技產業園新建的廠房。
至此,整個泰隆集團全部搬進泰興高新區新建的科技產業園。
在泰隆集團總經理殷愛國眼里,企業搬遷并非簡單的“物理位移”,而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
搬遷前,集團大手筆在泰興高新區規劃了一座傳動科技產業園。“未來的泰隆,必將是一座集科技綠色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殷愛國說。
在人們的印象里,傳統機械制造業總是帶著“臟、亂、黑、粗”的標簽。不可否認,數百家減速機機械制造企業,一度鑄就了江蘇泰興 “減速機之鄉”的輝煌。然而,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同質化競爭激烈,拘泥于粗放型、低端制造和低端配套的生產模式,讓“減速機之鄉”的光芒驟然暗淡。
是危機,更是機遇。作為減速機行業的排頭兵,泰隆集團率先順應時代和市場需求,大刀闊斧地淘汰落后的裝備和產能,在中國減速機協會的幫助下,對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制定了逐步放棄中低端、致力高端產品的規劃。
翻開這些年企業的年度總結報告,“降本節耗”“安全綠色”“兩化融合”等內容幾乎占據了報告的大半篇幅。采用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推動減速機、鋼簾線機械設備、風機等產品向高端市場進軍,成了泰隆上下頭等大事。
作為泰隆的“新家”,2018年,動工建設的科技產業園在精密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柔性化方面下足了功夫。最早搬進產業園的萬基傳動科技有限公司,配套建設了恒溫、恒濕智能車間和智能立體倉庫,采用了ERP、MES軟件,初步實現了銷售、設計研發、計劃下達、原材料采購、生產檢驗、產品入庫以及發貨全流程數字化管理。以萬基為模板,在搬遷過程中,企業其他生產區全面進行復制和升級。
科技創新做“加法”,搶占產業新賽道
近日,泰隆科技產業園新投入使用的二期廠房內,一批批金屬制品成套設備,陸續發往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硅片切割鋼絲制造企業——蘇閩(張家港)新型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從最初的模仿,到現在的行業技術“大伽”。泰隆研發的金屬制品機械設備,不僅多年占據國內70%的鋼簾線設備市場份額,而且成功挺進了太陽能光伏市場,拉出世界上最細的切割鋼絲。近三年,泰隆僅金剛線母線拉絲機就售出了2000余臺,銷售近4億元。
有人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機遇從來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在鋼簾線設備領域,泰隆集團磨礪了20多年。
鋼簾線設備只是泰隆集團諸多產品之一,是企業致力于創新制造的一個縮影。對于以減速機為主業的企業,在減速機的研發制造上更是不遺余力,企業先后建立了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蘇省傳動機械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泰隆-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組建起400多人的科技隊伍。專利年申請量30件以上,成果轉化率達80%以上。其中,一批量身定制的特大型整體非標高新技術產品,配套用于三峽、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核電水循環驅動泵齒輪箱已成功安裝到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福建寧德核電站,開創國內齒輪箱進軍核電領域的先河,填補了國內空白。
近幾年最亮眼的是,企業與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攻克了機器人用減速器國際技術壁壘,自主研發出擺線針輪減速器、諧波減速器、擺線鋼球減速器等高精密減速器,實現了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國產化的重大突破。擔負著高端減速器開發生產重任的萬基傳動科技,成立僅僅幾年就迅速開發出E、C、F以及RD系列,共計五十余種機型,適用范圍涵蓋6至800公斤級機器人,批量供應新松、配天、華數、圖靈、摩卡等機器人公司。目前,萬基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已開始試生產,未來將成為企業新增長極。
值得一提的是,在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先進的數字化裝備雙重加持下,企業的生產銷售模式也悄然發生改變,比如機器人用高端減速器完全實現個性化定制,鋼簾線設備的定制生產則由過去單個產品為單位向以生產線為單位轉變,制造能級成倍躍升。
泰隆主動擁抱時代發展,預先布局,巧用“加減法”,變革創新,這是“老樹”發“新枝”的典型寫照,更是新時代民營企業探索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蔡建永 鉉馬)
編輯:李芊諾
責編:張永杰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