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產品一直使用傳統的老湯鹵制做法,膠質豐富,口味香濃醇厚,嚼起來‘咯吱咯吱’,脆滑滑的,越嚼越香……”在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第二屆電商直播大賽決賽現場,主播譚秀生動的講解和看得見的“體驗”吸引了數萬手機終端的觀眾,不少人紛紛下單購買。
近年來,泰興市供銷合作總社加快培育優秀電商直播人才,以電商直播為載體,全面展示泰興的特色農副產品、特色工業制品和體現風土民情的地方美食,打造“一村一品一主播”。
全國人大代表、勞動模范何建忠在直播銷售泰興農產品
小小直播間連接著萬億元大市場。越來越多的農產品生產源頭企業主動觸“播”,嘗試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帶貨直播形式,打通農副產品從田間地頭走向千家萬戶的“新道路”。電商直播與傳統農業相結合的新模式,也成為了鄉村振興路上一道新的風景線。據泰興市分界鎮開綠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站長周鵬介紹,近幾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周邊農民的雞蛋、青菜等農產品賣不出去,現在空閑時間刷短視頻、看直播已漸漸成為居民的生活習慣之一,過去讓人以為非常高大上的電商營銷,也變得觸手可及,如果能夠把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做起來、用起來,那么一定能夠幫助周邊村民把自產的農產品更快地賣出去。“我們在抖音、淘寶、拼多多等平臺都開設了自己的直播間,每天都會進行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形式更加生動、形象,能夠將農產品特點直接展示在廣大消費者面前,讓我們的好貨真正為大眾所熟知。”周鵬說。
手機當“新農具”,直播成“新農活”。隨著泰興市以年輕人為主的主播隊伍日益壯大,形成了以“分界禽蛋”“廣陵蔬菜”“曲霞湯包”“宣堡小餛飩”“泰興江沙蟹”等本地農特產品為主的直播產業帶。
直播電商在鄉村振興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泰興市供銷合作社將“短視頻+直播”培訓作為電商工作重點,堅持“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干就成”培訓理念,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強化分類管理,精準培育電商人才。面向農村基層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涉農企業負責人等進行基礎培訓,編寫培訓班課件,規范講師資質,提升培訓實效。面向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農村青年企業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設立進階課程,開展增值型電商實操技能培訓。今年以來,已經開展10場各類電商、直播技能培訓。近三年來,在全市各鄉鎮(街道)開展電商及直播培訓約120場次,每年培訓2000人次以上。
“一個人的直播力量是渺小的,我希望有更多新農村主播出現,讓我們泰興本地的特色農產品被更多人了解,被更多人購買。”泰興市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成楠介紹,下一步,泰興市供銷合作社將持續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圍繞“一村一品一主播”的目標,以集聚資源、集約服務、集成創新為導向,以致力打造電商人才的搖籃、電商創業的沃土、電商企業的家園為宗旨,營造數實共融、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品牌共塑的政企互動氛圍,打造助農新模式、培育消費新場景、完善共富新服務,為農戶增收植入“云動力”。(盧怡 鉉馬)
編輯:李芊諾
責編:汪黃任
審核:張永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