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馬艷
巍巍泰山腳下,湯湯汶河之濱,有這樣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民營重型裝備制造企業——泰安華偉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偉重工”)。該企業主要為礦山、冶金、電力、船舶、石油、軍工等行業生產大型配套產品。近日,中國工業報“工業高質量發展調研山東行”走進華偉重工,近距離感受大國重器的獨特魅力,領略這家民營企業如何主動創新求突破,躋身高端制造領域的風采。
布局裝備領域 配套國家重點工程
在華偉重工副總經理龐太國的陪同下,我們走進了鍛造車間,寬敞明亮的車間,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一股暖流迎面撲來,眼前高大的鍛造油壓機像“揉面團”一樣輕松地對燒得通紅的巨大鋼錠進行反復擠壓鍛造,巨大的操作機械手在一旁輔助操作。身著灰色工服、頭戴紅色安全帽的工人們正在專注地操作,一臺臺機床正在有條不紊運行,各種鍛件產品擺放整齊,整個車間緊張有序、全力銜接,車間內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華偉重工副總經理龐太國熱情地向記者介紹,目前,華偉重工裝備有先進智能數控設備 、重型數控臥式車床、深孔鉆鏜床、數控立式車床、數控落地鏜床、智能龍門鉆銑床,大型數控切割、焊接加工及配套設備,此外,還裝備系列大中型立、臥鋸床,橫臂鉆、外圓磨床等機加工配套設備,根據客戶要求大部分產品具備精加工成品交付能力。
“主力設備有:12000T(配屬聯動160噸操作機)、4000噸(配屬聯動40噸操作機)自由鍛造油壓機各一臺。配套32T-160T鍛造、調質、運輸專用行車。蓄熱式電腦控制大型臺車式天然氣加熱爐,蓄熱式鍛后熱處理爐,箱式調質熱處理爐。”龐太國說。
龐太國進一步表示,華偉重工現有裝備能力可生產單件最大120噸的鍛造零件,新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加工單件最大380噸重的鍛件,主要為國家重點工程配套生產大型鍛壓件,典型產品如大型汽輪發電機主軸、核電換熱器筒體、管板等等。
瞄準創新前沿 不斷尋求升級突破
走進重裝精加工生產車間,多臺重型臥車、數控立車、落地鏜床、龍門鉆銑床、深孔鉆、行車等重大裝備展現在記者面前,地上各種餅類、環類、筒類等異形鍛件正在進行拼接、見光、點孔、鉆孔……
“2018年公司投入3億元建成36000㎡超高大型重裝精加工車間,進一步延長了大型部件加工產業鏈,并提升了鍛件深加工能力。綜合加工能力和高端制造水平升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龐太國指著車間設備介紹。
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華偉重工參與了哪些重大項目?華偉重工總經理董光潤向記者介紹,華偉重工先后參與國家特大石油煉化項目浙江石化、大連恒力石化、新疆天業石化等核心不銹鋼超大管板鍛件的批量制造;成功交付特斯拉汽車全球首套乘用車輕量化壓鑄模具;與馬鞍山鋼鐵集團緊密合作,批量制造交付全國最大H型鋼生產線大型軋輥鍛件;為山西大同煤礦集團提供深井采礦實驗平臺19米超長拉桿;為上海電氣海外印尼爪哇兩臺115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項目提供全部八塊高壓加熱器管板;為東方電氣、哈電集團、西安核電等提供大型管板、筒體、水火電轉軸等關鍵核心部件。
“公司擁有多項非專利專有技術,已獲核電、船舶、軍工等多項行業認證,是上海東方電氣、西安核電、中化集團、中國核電、中船重工等國內外眾多公司的高端客戶,與他們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產品為國家多項重點工程提供了核心裝備的零部件。2022年為一核電項目承制的2102/φ1969×4030 SA-965M F304大型不銹鋼外筒體鍛件,入選‘2022年度鍛造行業十大事件’,標志著華偉重工在高端鍛件制造領域實現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董光潤強調,華偉重工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支持,也離不開堅持“以品質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企業發展宗旨,華偉重工通過技改創新擴規,堅持走高科技發展路線,建設數字化工廠,專注高端裝備產品制造,加大研發人才和高端設備引進,做好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一切以研發為源頭,根據不同客戶需求,研發人員及設計思路與市場、客戶直接接軌,創造出適合不同國家、不同領域及不同客戶群的需求。
“未來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做中國裝備制造品牌’。”董光潤說。
發力高端制造 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在新建的高端制造車間,墻上兩塊巨大的牌匾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開拓創新 鑄鍛精品”“鍛鑄精品 鼎立齊魯 裝備中國”,鏗鏘有力的寄語,彰顯了李培根和樊明武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對華偉重工的美好祝愿。
“2022年,為進一步加快從傳統制造向高端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公司開工建設了年產2.8萬噸核電換熱器部件智能制造項目,建設周期2年,總投資5.23億元。2022年3月,該項目被列入泰安市重大投資項目名單。2022年6月28日,山東省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2022年省重大項目調整名單的通知》,該項目被列入2022年省重大實施類項目。”龐太國說。
龐太國介紹,該項目先進性表現在,項目聯合研發,以綠色低碳、智能制造為主,核心設備均采用系統兼容控制模塊,使機、液、電控制信號反饋聯動,實現高效、智能人機工程一體化,設備同時還具有故障自診斷和操作失誤智能判別功能,以及遠程網絡監控功能。此項目主要產品有:核島鍛造大型筒體、錐體類產品、核熱能換熱器部件大型管板部件、大型鍛造封頭部件類,以及大型復雜飛機、汽車模具體類產品。3臺核心設備大型智能油壓機均屬首臺套。可整體鍛制直徑7-10米的特大型管板、封頭,填補國內空白。
“能夠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和卡脖子難題,實現產品鏈條延伸和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形成以高端制造為引領的全產業鏈閉環生產模式,從而實現企業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龐太國自豪地說。
董光潤表示,項目實現企業從傳統制造業升級為高端制造業的嬗變,走出了一條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產品為導向、以投資為基礎、以制造業為依托的新型高端制造業之路。
“通過技術創新升級,公司上半年運行情況良好,鍛件在2.2萬噸左右,機械加工1.3萬噸,效益較去年同期增長12.6%。”董光潤說。
對于企業未來發展,董光潤表示,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華偉重工將從企業自身特點出發,進行產業創新轉型升級。專注于高端裝備零部件、核電部件、大飛機汽車模具體、軍工裝備部件的研發及工藝設計,加大投入,建設數字化車間,打造屬于華偉重工的裝備制造知名品牌產品。同時,加大新能源設備的技術開發,使船舶、核電設備部件形成系列化。
據了解,華偉重工隸屬于泰安華偉集團,注冊資金1.5億元,總投資逾12.5億元。集團董事長王傳武表示,華偉重工是集團的核心企業,未來華偉重工將統籌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的補短板、鍛長板工作,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業技術升級方面精耕細作,培養公司的獨門絕技,提高鍛件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公司深度融合,推動公司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快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的步伐。
“民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近期,《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的出臺,讓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士氣。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希望這些措施能在各地得到積極落實,切實增強民營企業的獲得感,助力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華偉集團董事長王傳武表示。
編輯:李芊諾
責編:汪黃任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