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堅持 打造行業交流平臺
會上,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沈烈初在給大會發來賀信中講到,原機械工業部于1981年召開了第一次“雙代會”,搭建了以一線員工為主體,互相學習、借鑒、引領示范的平臺。40多年來,機械行業是全國普及推廣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的先行者,中國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作為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和引領者,持續推進活動開展,促進企業提質增效,為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去年“雙代會”以來,在國務院國資委、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國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中國機械工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等三方密切合作,全行業廣大員工圍繞“創建優質文化 弘揚工匠精神”活動主題,追求創新質量、工匠精神,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取得新成績。據統計,注冊質量管理小組11300個,累計注冊達42.07萬個,年創可計算經濟效益7.12億元。
近期,工信部、財政部等七部門印發的《機械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2023-2024年,機械行業運行保持平穩向好態勢,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不斷增強。
沈烈初表示,“雙代會”堅持之久,參加盛會工人代表人數之多,成為機械工業唯一以工人為主體的大會。“我們要倍加珍惜,共同維護建設好這個大平臺。希望大家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為企業質量效益提升、機械工業穩增長、質量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精彩分享 一線員工從幕后到臺前
讓一線工人走上講臺,分享質量管理成果,是機械工業質量管理領域重要舉措之一。
據悉,今年參加交流的質量管理小組(QC)成果342項,質量信得過班組成果122項,質量品牌故事102個,質量管理(QC)小組、質量信得過班組成果及質量品牌故事分別在不同的分會場進行了交流、專家點評和成果評價。
來自極氪智能科技的劉天宇分享了《“自討苦吃”的選擇》故事。為讓MPV車型既舒適又安全,極氪汽車付出很多努力。當時成立才一年多的極氪,僅用時8個月,就創造了行業新紀錄:打造出全球尺寸最大的一體化壓鑄車身部件。
就像使用模具制作蛋糕,使用超大型壓鑄機,注入合金溶液,傳統商務車最為薄弱的后端車身就能在幾分鐘內一次性壓鑄成型。通過一體化壓鑄,車身減少近80個零件和近800個焊接處,車身重量大幅減輕,整車剛度極大提升,為乘客構筑起更加堅固的安全防線。
2022年11月,極氪009正式發布,在上百家媒體直播,數萬人的關注之下,“極氪打造了全球量產最大的7200噸巨型壓鑄設備,比國外車企已投產的最大設備還要高1100噸!”劉天宇說到,為此,很多工程師熱淚盈眶,因為這意味著舒適又安全的MPV,不僅國外能做到,中國也能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今年,被市場和用戶認可的極氪009,作為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的官方指定用車,為亞運保駕護航!
來自東方電機的劉俸君分享了《跨越40年前的重逢》的班組品牌故事。1981年9月30日晚11點54分,一個令“東電”人刻骨銘心的時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這樣一段新聞: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電站的兩套單機容量為170兆瓦的水輪發電機組試運行成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頭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轉輪直徑達到了11.3米。
2021年9月30日,整整40年后,對水輪機分廠的職工來說,這是一次跨越時空的重逢。因為葛洲壩大機改造新轉輪的裝配完工儀式就在這天舉行。當天(2021年9月30日)清晨,重跨廠房迎來4位白發蒼蒼的“客人”——水輪機分廠原副廠長熊茂云老人,原工段長徐成貴老人,原班組長段賢敏老人和原技術領軍人周銀土老人。曾經身為葛洲壩大機制造親歷者的他們重回闊別已久的工位,見證曾經的“孩子”煥發新生。
如今,葛洲壩改造1號轉輪以標桿指標數據全優的成績一次性通過,被現場專家和用戶譽為“精品中的極品”。正是這群默默無聞的東方電機人用實際行動再次印證了求實圖強、敢為人先的強大精神力量,捍衛了企業榮譽,讓葛洲壩轉輪穿越時空再創輝煌。
從自身做起 為建設質量強國添磚加瓦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成果交流活動首次增加了“上汽大通杯”質量檢驗員職業技能大賽頒獎的內容。
其中一等獎(標兵檢驗員)包括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賈明朗等13人,二等獎(先鋒檢驗員)包括山東五征集團有限公司馮展帥等35人,三等獎(優秀檢驗員)包括杭州汽輪動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曉明等41人;集體獎分為質量基礎人才隊伍建設獎和優秀組織獎,其中,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榮獲質量基礎人才隊伍建設獎,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榮獲優秀組織獎。
中國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會長姜衛東表示,今年首屆“上汽大通杯”機械工業檢驗員技能大賽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機械行業群眾性質量管理的一次積極創新,在強化意識、提升能力、培育質量人才隊伍等多方面亮點紛呈,豐富了群眾性質量管理內涵,激發了一線質量工作者提升職業技能的活力,值得我們進一步系統梳理、認真總結,以不負大家持續支持。
弘揚工匠精神、建設質量強國,姜衛東強調:一是夯實機械行業質量管理基礎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從質量意識、產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群眾性質量管理等多方入手、形成發力;二是提高產品質量任重道遠,要將學習貫徹《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作為協會開展所有質量活動的基本遵循,廣泛分享和推廣行業特色質量管理的最新成果,使企業追求質量、人人關心質量成為每位員工的自覺和習慣。
會上,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關明在“激發創新活力 共建質量強國”的工作報告中,對機械行業一年來的群眾性質量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從加強管理提高活動質量、培育標桿案例分享推廣復制、提高活動影響力打造行業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新平臺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務。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中國機械工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理事長趙馳對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42年來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希望在建設機械強國和質量強國的新時期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能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并介紹了今年機械工業的經濟形勢和下一步中國機械聯的主要工作。
歷史的沉淀、實踐的積累,40多的不懈堅持,使得今天的機械工業群眾性質量活動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中國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作為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和引領者,在這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0多年的一脈傳承,讓更多的一線員工有機會與更多的企業同行同臺交流、分享和學習。他們,從自身工作做起,從點點滴滴身邊小事做起,以追求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為目標,為推進質量強國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耿鵬飛)
編輯:李芊諾
責編:汪黃任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