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公司西門子醫療以“創新境,為每一個生命”為主題,六度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作為從未缺席的進博“忠粉”,西門子醫療今年將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全景展示二十余款前沿創新醫療科技和解決方案。西門子醫療董事會成員陶琳表示:“進博會是中國推動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展示創新實力、拓寬發展機遇的絕佳舞臺。連續六年‘打卡’進博會不僅彰顯了西門子醫療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也代表了我們不斷加速融合全球最新科技成果和本土精尖智慧,與合作伙伴持續深化合作,滿足中國患者最緊迫的醫療需求、服務中國醫療事業的決心。”
重磅新品集中首發,引領重大疾病精準診療新時代
本屆進博會上,西門子醫療帶來多款“首發首展”的革命性新品,以突破式創新為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精準診療賦能。
西門子醫療全球首臺超強性能全身3T磁共振MAGNETOM Cima.X1引入突破性的“雙子星”梯度系統,將全身臨床成像性能提升至前所未有的200 mT/m最大梯度場強和200 T/m/s最大梯度切換率;相比于常規臨床3T磁共振,其梯度性能提升了四到五倍,樹立了頂級科研型磁共振的新標準。在腫瘤領域,該設備將助力用戶實現病理級的細胞形態和密度測量,極大提升早期腫瘤的定性和分級的精準度;在神經領域,該設備能夠對神經元軸突等大腦微結構開展研究,有望進一步明確老年癡呆和帕金森綜合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理,并助力腦科學研究進入介觀微尺度。
?西門子醫療全球首臺“會行走的”CT SOMATOM On.site2,它體積小、質量輕,可隨意推入病房和手術室,讓患者在床旁就可接受頭部CT掃描;相比傳統轉運放射科做CT掃描,SOMATOM On.site的應用可節省約75%的轉運時間,能夠有效避免由于轉運引起的病情延誤或二次傷害,將極大改善腦卒中、腦外傷、腦腫瘤等重癥患者的急救效率和效果。其獨創的防輻射果殼式機架和鉛制門簾,可做到雙重輻射防護,確保醫患在檢查全程不受輻射問題困擾。此外,SOMATOM On.site還可提供精準的術中導航,讓醫生實現在重型顱腦損傷、多發傷患者的快速搶救。
史上最優178皮秒 TOF超強性能PET/CT Biograph Vision.X3突破業界極限,首次實現170皮秒量級時間分辨率,可為臨床帶來7.5倍的性能增益。TOF技術是PET/CT最核心技術,其性能的高低對PET/CT成像的圖像精度、采集速度和用藥劑量至關重要。對于癌癥晚期轉移患者或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而言,核素診療一體化能夠給他們帶來一線生機。在核素診療一體化時代,178皮秒TOF PET/CT的臨床價值貫穿了從疾病診斷、患者篩選、術后驗證、療效評估到隨訪的腫瘤全生命周期,將為晚期、疑難腫瘤患者帶來更精準的腫瘤診治新方案。
全新四維容積心腔內超聲導管引領結構性心臟病介入術式變革。ACUSON AcuNav Volume 4D ICE Catheter4是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開拓性創新器械。憑借零輻射、無需全麻、可視化等優勢,可引導醫生進行瓣膜修復置換或左心耳封堵等介入治療,幫助醫生全程實時監測手術,減少并發癥,提高手術成功率和效率,有望成為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手術的最佳引導工具。在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迅猛發展的今天,這項技術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全球首款量子能譜血管造影系統ARTIS icono ceiling5立足創新,在臨床應用中實現了諸多突破:突破傳統設備在“時空”上的限制,讓病人可以在自由呼吸間進行全身的3D掃描重建;提升精度至亞毫米級,為腫瘤的精細化治療保駕護航;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重構影像鏈,保證圖像清晰恒定的同時,智能調整X光能譜有效減低了輻射水平,引領腫瘤精準治療新紀元。
乘“進博東風”,驅動醫療科技高質量發展
進博會是企業創新的展示平臺,更是加速創新成果落地的強大引擎。六年來,進博會所釋放的、持續放大的“溢出效應”已經讓眾多西門子醫療的展品變商品,商品變爆品。以全球首款光子計數CT NAEOTOM Alpha為例,半導體探測器光子計數CT技術在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上進行全球同步首秀。次年,NAEOTOM Alpha即進入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綠色創新通道),并于2022年第五屆進博會上完成了實體機的亞洲首展。目前,NAEOTOM Alpha已在北京協和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完成了國內的測試工作,并于2023年10月中旬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在中國上市。在第六屆進博會上,西門子醫療也將全面展示NAEOTOM Alpha廣泛的臨床應用和科研成果。
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表示:“進博會是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也為醫療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隨著諸多全球創新成果通過進博會在中國加快上市和落地,以及本土合作伙伴關系的持續深化,西門子醫療將不斷提升在中國尖端臨床科研和基層醫療體系中的參與度。未來,我們將積極與合作伙伴攜手致力于推動中國創新生態圈的建設,為中國醫療科技的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獻策獻力。”(邢丹)
編輯:李芊諾
責編:邢丹
審核:汪黃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