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民爆行業穩步壯大,產品技術持續創新,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煤炭、石油、礦產等基礎能源資源的開采,軌道交通、水利等重點工程的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民爆人奮戰在重大項目一線,扎根在艱苦施工環境中,在山林中書寫,在巖石上雕花,不斷攻克爆破技術難題,為世界工程的建成屢建奇功。
10月25日至26日,2023民爆安全文化系列活動在重慶舉行,活動期間舉辦了民爆行業安全文化發展論壇、民爆行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安全生產月”民爆安全知識競賽決賽、民爆成果展、民爆安全文化盛典、企業家沙龍等活動,旨在構建良好民爆文化,促進民爆行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
深化民爆安全文化建設
民爆行業肩負著保障國家資源能源安全、保障重大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重任,是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性行業。深化安全文化建設是落實“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戰略舉措。民爆安全文化建設對提升企業風控能力,增強員工的歸屬感,規范民爆行業秩序,鑄造行業形象至關重要。
《“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業安全發展規劃》強調,要深入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抓好安全行為養成,營造濃厚的民爆行業安全文化氛圍。各地區不斷創新創造新的做法,組織民爆安全宣傳和教育培訓,許多民爆企業以事故案例為警示,深入進行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推動民爆安全文化建設不斷走深走實。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汪立東介紹,近年來,重慶市民爆行業圍繞“遏事故、除隱患”總要求,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試點示范、開展民爆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落實“兩單兩卡”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等工作,全市民爆行業總體呈現安全發展的良好局面。
民爆行業始終把安全發展擺在首要位置,積極推動《“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業安全發展規劃》各項任務的實施,持續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強化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安全監管效能,廣泛應用自動化、智能化裝備,推進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支撐體系,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升。
探索民爆安全治理模式
近年來,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統籌發展與安全,探索建立了“四位一體”安全治理新體系新模式。
公司總經理鄧小英介紹,一是科技興安,澆灌安全發展的雨露甘霖。公司率先在三峽工程中引入現場混裝車新技術,探索國家遠程配送新模式,在應用領域、應用范圍、應用環境持續拓展,不斷向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持續推進數字化工廠的建設,不斷推動民用爆炸物品生產線向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與少人無人化的方向邁進。在技術管理方面,公司針對新設備、新工藝與安全技術薄弱環節形成公司級的技術標準,嚴格落實技術管理“六必須”要求,充分發揮技術的保障作用。在安全產業化方面,公司不斷培育炸藥破巖等新業務,針對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的民爆創新。
二是責任守感,厚植嚴重發展的沃土膏壤。公司制定全員安全生產的責任清單和任務措施清單,使人人成為本崗位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領導層,公司注重發揮頭雁效應,堅決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崗三必需的要求,堅持安全生產十帶頭,持續增強安全生產領導力,在不斷強化生產、技術、安全“鐵三角”安全監管效能,合力破解風險想不到,問題查不出,問責簡單化的問題。不斷壓實作業層安全責任,做到明責任、識風險、懂操作、會應急。以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為抓手,將考核與安全績效工資初步掛鉤。
三是管理強安,捕捉安全發展的豐厚養分。公司安全生產12個到位的要求為基本遵循,著力推進“234”工程建設,提升安全生產提升行動,抓實安全責任制度落實,制度標準落實,安全低效提升等五大工程。公司著力構建“三重”預防機制,識風險萌發之時,控隱患于成災之前,糾違章于作業的全過程。公司創新嚴格形成久別及時的安全新規矩,推動基層編制、圖文并茂的安全作業程序,將安全質量要求精細到每個動作,使員工一次把事情做對,同時把SOP與學習、崗位考核、對標改進等結合起來,使員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對工程分保的安全短板,拎緊安全環,加強現場監督與考核,補齊分保安全的短板。安全管理也離不開數字化的“眼睛”,公司以數字化助力安全管理,在民爆行業率先搭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智能化監管平臺,打造集快速感知、實時監測、超前預警、系統評估五大一體的新型隱患排查治理能力,建立工程分包安全信息化系統,在分包作業管理全過程中實施穿透化的數字化安全管理。
四是文化潤安,沐浴安全發展的陽光和煦。公司根據四層次、四支持嚴重文化體系,在環境上突出安全味,在行為上系牢安全帶等等。公司形成全體員工的安全管理,推行安全管控十大工作法,培養員工安全行為向主動性與自覺性的轉變。通過安全可視化硬環境建設和班組活動等軟環境的打造,讓員工從感官上領會安全文化,真正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公司通過系列班組的培訓與考核,引進高層次安全文化資源,著力打造易復制、易傳播、易學習、易傳承的安全文化軟實力。
民爆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各行業共同不懈的努力和持續不斷的創新,在政府、企業、社會不斷地推動下,經過一代代民爆人的共同營造,培養和發展民爆安全文化的理念以及行業中深耕扎根。
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永利表示,傳承弘揚中國工業精神、塑造傳播新時代中國工業形象,是工業文化在新時代的重要使命。今后,我們將立足于服務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充分發揮工業文化軟實力支撐優勢,持續做好“民爆安全文化系列活動”,講好民爆行業故事,培育民爆安全文化知名品牌,促進安全行為養成,營造濃厚的民爆行業安全文化氛圍,形成并擴大民爆行業文化社會影響。(鄭大海)(來源:中國工業報)
編輯:李芊諾
責編:張永杰
審核:陳雪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