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三十年,江蘇省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得改革開放之先聲,搶高質量發展之先機,奏人民幸福之先歌,爭全面小康之先鋒,開基本實現現代化之先河。一路激蕩著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1993年,吳中經開區的前身——吳縣經濟開發區正式成立,成為江蘇首批11家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
——2012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始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今年初,商務部公布的2022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中,吳中經開區排名躍升至全國第25位,實現綜評排名“六連進”,并歷史性挺進國家級經開區“一方陣”。
三十年步履鏗鏘,三十年創新驅動。去年,吳中經開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714億元,三大主導產業規模超1700億元,工業企業數量達6400多家。如今,奮進的熱血再度激勵吳中人勇立潮頭,書寫高質量發展新傳奇。
看,一座現代產業新高地正在崛起
走進吳中經開區內的科沃斯工廠,各條產線開足馬力生產,物流倉庫有條不紊發貨,一派繁忙。臨近“雙11”,公司全力保障掃地機器人等新品全球供貨。扎根經開區25年,從為國外知名廠商貼牌代加工起步,到把自主品牌打入國際市場,科沃斯始終堅持自主研發,聚焦服務機器人和高端智能生活電器兩大賽道,目前已集聚研發人才超過1600人,營收突破150億元。今年,科沃斯計劃在新加坡建立國際交易中心,助力國產品牌更好地走出去,帶動整個區域產業集群的競爭力提升,努力為吳中打造“機器人產業全國創新集聚第一區”賦能。
與科沃斯工廠一樣,在吳中經開區內,在吳淞江科技產業園、吳中生物醫藥產業園、吳中綜合保稅區……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座座載體工廠塔吊林立、加速建設,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最近,一連串關于產業發展的利好消息從吳中經開區傳來:
9月22日,康寧連續制藥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開業,將提供連續制藥科技服務業務,助力全球新藥研發生產;
9月19日,環球數碼華東總部及數字科技創新中心項目落戶,計劃建設華東總部及數字科技創新中心,布局動畫影視、數字文旅、教育培訓等多領域;
9月16日,哈工大蘇州研究院投資人專場路演活動成功舉辦,涉及航空航天、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多個領域的科技項目參加路演,并達成合作意向。
作為吳中產業發展“火車頭”,吳中經開區始終在蘇州外向型經濟的火熱實踐中,不斷為招商引資開辟新渠道,為項目落地創造好條件,為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依托項目加持,吳中經開區目前正全面打造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工業互聯網(軟件)、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新材料)三大特色產業,依靠“3+3”現代化產業體系挑起區域經濟發展大梁,構筑現代化產業集聚新高地。
“公司扎根經開區,實施全球化發展戰略,在獲得盈利增長的同時,引進先進管理制度,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東山精密財務總監朱德廣介紹,目前,公司相關技術已經成為國際巨頭下一代核心產品的獨家工藝,在海外建立的制造工廠也已投用。
開發區流淌在血液里的“開發開放”基因,堅定了企業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成長成勢、在學習和借鑒中強大自我的決心和底氣,也由此推動產業發展不斷“攀高逐新”。現在,東山精密目前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電路企業,依托在消費類電子等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切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新賽道。
30年進階之路,產業發展的“朋友圈”不斷壯大。惠氏制藥、偉創力電腦、愛信AW、東瑞制藥、藥明康德、科沃斯機器人、匯川技術、東山精密、追覓創新科技、吳中醫藥、快手科技……
30年來,特別是2012年“國批”以后,一大批重磅“合伙人”加盟支持,不僅夯實了經開區發展底盤,更讓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穩扎穩打,發展“底盤”越來越穩。
在引進優質項目的同時,吳中經開區還將全力扶持本土企業增資擴產、扎根發展,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集聚地、人才創新創業首選地。
聽,創新發展的新引擎正在鍛造
在吳中經開區,聽到的“第一”“首創”越來越多:一顆數字馬達,每分鐘轉速可達18萬次,刷新世界紀錄;一只金屬支架,開啟顱內介入治療新時代,填補行業空白;一臺激光設備,實現微米級線寬、納米級膜厚控制,達到國際領先……
當前,吳中經開區主動搶抓蘇州市環太湖科創圈、吳淞江科創帶建設多重疊加機遇,持續激發創新發展行動自覺,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體系,著力在引“強”、創“新”、強“鏈”上實現突破,加快打造區域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今年上半年,我們的訂單額與出貨量創下新高,均已超過去年全年!”玖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建華尤為自豪。不久前,該公司第1萬臺智能機器人成功下線,實現了企業發展進程中里程碑式的跨越。
偌大生產車間內,依托同一個軟件調度系統,500多臺移動機器人可實現同時運行,有條不紊地完成智能轉運工作。作為移動機器人細分賽道中的“隱形冠軍”,玖物智能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機器人控制器、集群調度算法等核心產品達到行業領先水準,并被廣泛運用于光伏、動力與儲能電池、電子等多個制造業場景。
創新道路上,江蘇譜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追求獨樹一幟的服務模式。去年底,公司成功獲批《藥品生產許可證》,是國內首家具備細胞治療藥物商業化生產能力與資質的CDMO(藥物研發生產服務)企業。譜新生物已助力多個合作伙伴成功孵化出多款細胞治療藥物,累計在手訂單超6億元。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被譽為工控界“小華為”的匯川技術,是國內工業自動化龍頭企業。“蘇州匯川堅持以技術研發驅動企業發展,長期維持高比例的研發投入比保證國內領先地位,并助力公司快速追趕國際領先水平。”蘇州匯川品牌管理部總監張韌介紹,當前,公司攜手上下游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聚焦核心關鍵技術和產業前沿開展聯合攻關,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30年進階之路,也是吳中經開區不斷激發企業創新力、塑造區域創新氛圍的跨越之路。據吳中經開區科技創新局負責人介紹,吳中經開區還堅持打造多元創新平臺體系,賽迪研究院、哈工大蘇州研究院、信通院江蘇分院等一批高端科創平臺紛紛落戶,集中力量建好吳淞江科技產業園、吳中生物醫藥產業園、蘇州(太湖)軟件產業園等一系列載體平臺,加速整合集聚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等資源要素,不斷突破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型產業培育的創新源頭瓶頸。截至2022年,吳中經開區共建有國家級孵化器3個,國家級眾創空間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累計46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累計211家。
望,產城人融合的新優勢正在塑造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穿城而過的運河猶如一條彩色的緞帶,裝點著吳中的夜晚。新吳中一座座超高建筑與老地標東吳電視塔等遙相呼應,構成了城市天際線的“最美”倩影。
2011年以來,吳中經開區全力推進吳中太湖新城建設。按照“先規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態后業態,先配套后居住”的“四先四后”理念,10多年來,一座“未來之城”拔地而起,以華為、微軟、360、浪潮等互聯網“巨頭”集聚成勢,更加速了吳中太湖新城·數字經濟創新港的崛起,為吳中區形成“三區一城”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打下堅實基礎。
30年進階之路,30年吳中經開區城鄉巨變之路。從鄉間阡陌水田,到產城人融合發展新高地,從成立之初時的7.8平方公里,到如今的308平方公里范圍,版圖的擴大帶來發展的蝶變,帶來新的機遇。
去年,一項重磅規劃落地。吳中經開區在東部“橋頭堡”甪直鎮發布甪端新區規劃,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簽約落地。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中,在蘇州市域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甪直鎮牢牢抓住“吳淞江科創帶”、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東區)疊加發展機遇,奮力推進空間重構、資源重組、品質重塑,以“甪端新區”為全新驅動,致力打造蘇州協同發展新名片、吳中東部產業新高地。
在郭巷,依靠尹山湖美術館、本色美術館的引領,塑造了一個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的新高地;在城南街道,依托“千年國寶”寶帶橋和吳文化博物館,碰撞交織出展示運河文化和江南文化的新窗口;在越溪、橫涇,依托旺山、張橋、林渡暖村,展示了農文旅融合的活力,催生更多的網紅打卡地……行走整個吳中經開區,產業之美、城市之美、鄉村之美、文化之美,真正實現美美與共,宜業宜居的新優勢不斷彰顯。
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開區將牢記“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的重大任務,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決扛起吳中“產業強區、創新引領”發展戰略主陣地大旗,打造產業集群、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配套、推進產城人深度融合,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中更加奪目輝煌!(吳融媒 吳經區 錢莉莉 )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