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國家城市安全發展科技研究院指導,深圳市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辦公室、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應急管理局主辦,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二十五屆高交會應急安全科技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拉開帷幕。
本屆展會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強化產業協同發展”為主題,立足“大應急·大安全”行業領域,以提高應急管理“四化五能力”為核心,旨在展示廣東應急、深圳應急的整體形象、能力、建設成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全國應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形成交流合作成果,引領構建行業新發展格局。
多個專題展區展示“大應急·大安全”
展會充分發揮“雙區”驅動、“雙區”疊加和“雙改”示范效應,全面貫徹落實應急管理部、省應急管理廳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安全治理領域深度融合為主線,展示以科技成果引領應急安全領域科技發展新趨勢,推進應急安全領域科技創新,促進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的推廣應用,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水平。
日前,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深圳市科技創新委、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市應急管理局五部門聯合發布的《深圳市培育發展安全節能環保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在2022年到2025年,要提升監測預警技術裝備、應急處置救援技術裝備等行業發展水平,重點推動安全應急技術裝備、安全應急服務、安全風險防治等強基工程,為建設韌性城市提供堅實保障。
本次展會按照產業集群行動計劃要求,加快完善“一集群、一基金、一展會、一論壇、一協會、一聯盟、一團隊”工作體系,打造應急安全領域集產品展示、成果交易、合作交流于一體的專業性科技展會。展會獨立設館,包括政府科技成果展區、企業科技成果展區、大型搶險救援裝備展區、家庭應急物資展區、應急第一響應人展區等專題展區。
據了解,政府主展示區主要展示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以及深圳市應急信息化建設成果,包括:廣東省應急安全領域先進適用的、有代表性的高精尖技術、裝備和產品以及行業領域最新科技創新成果;以及深圳市應急管理信息化總體框架下,以“一庫四平臺”為核心的“鵬城安全發展智能體”信息化建設成果以及“1+11+N”應急管理監測預警指揮體系,展現城市安全發展“善治安全、本質安全、智慧安全”戰略目標。
科技成果展區主要展示圍繞提高應急管理監測預警能力、監管執法能力、輔助指揮決策能力、救援實戰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的企業先進技術及產品,以及城市生命線監測預警系統等城市生命線建設示范案例。應急產業服務展區主要展示應急服務包括金融、供應鏈、應急物流、風險評估、安全培訓技術服務等內容,同時還展示家庭應急物資、深圳市“應急第一響應人”等公益服務性成果。
20+8產業集群亮相凸顯應急管理科技創新成果
在本次展會上,一批應急安全領域先進適用的高精尖技術、裝備和產品紛紛亮相,展示以科技成果引領應急安全領域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觀看、咨詢詳情。
看似是皮筏艇,實則為水上救援機器人,它不僅能遇水3分鐘內自動充氣,還能語音控制,對落水人員進行安撫等。展會現場,一艘“平平無奇”的皮筏艇獲得了不少在場參觀者的關注。據了解,來自深圳市金畫王技術有限公司的jhw-12水上救援機器人實現了該項救援設備上的重大技術突破,能語音操控、4公里遙控遠程操控、自行遠程補氣等功能,同時速度可達每小時42公里以上。
展會上,中國鐵塔智慧應急主要圍繞“鐵塔視聯助力應急救援”“立足5G新基建,打造應急多元感知網”“空天地全空間感知”和“全域感知綜合管理”四大主題,全面展示在應急預警信息化方面的成果及實踐工作案例。
光纖地震計、光纖地震計數據采集器、地震數據采集器、加速度計、一體化智慧地震集成臺站……這些地震研究領域的“黑科技”引起了不少觀眾的極大好奇,而這些產品正是來自于深圳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是中國地震局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是國家級防災減災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產業化平臺和基地,為防震減災和防災減災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撐、裝備支撐、工程支撐和產業支撐。
來自廣東順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城市道路積水內澇監測預警系統是基于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配合高精度數字傳感器研發的一套新型城市排水系統預警解決方案。該系統對城市易澇的重點地段 (如地下停車庫、地下室、低洼處、下穿橋等)布設監測傳感器進行實時積水監測,并將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云計算中心的預警預報系統。積水達到危險水位,系統自動發布內澇積水預警,并通過顯示屏、短信、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發布預警信息,提醒行人及車輛注意前方積水情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交通道路暢通。
本屆展會海能達帶來了HP780專業數字對講機、4G執法記錄儀DSJ-HYTS5A1、E-center手提現場指揮中心、E-pack200雙路數字無線自組網轉發臺等產品也在展會上頗為搶眼。據介紹,海能達持續推動專用通信技術創新,是全球極少數掌握TETRA、DMR、PDT、LTE、5G、高性能自組網等核心技術并大規模商用的高科技企業。
“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項目亮相展會
本屆展會對市民家庭應急等場景尤為重視。如專門設立家庭應急物資展區,集中展示家庭應急所需物資。其中,“家庭必備物品建議清單”禮包尤為搶眼。據了解,為引導居民積極儲備必要的家庭應急物資,時刻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此前深圳市應急管理局根據深圳市災害特點和公眾自救互救需要,在參考國內外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的基礎上,提出了《深圳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
在關注市民個人及出行安全方面,展會也有不少亮眼的展品。來自深圳市奧博源實業有限公司的ABS防汛擋水磚專為汛期城市瞬間連續發生的暴雨導致的洪水內澇而設計,這款既可做路障又可使用的便攜式組合防汛擋水磚目前已獲得多項專利。Elpd浸水防觸電保護器能有效屏蔽泄露電流,具有防止漏電導致觸電傷人、防電路起火等多場景防護,從而杜絕用電危險。目前,該項目技術在海內外已獲得28項專利。
除了展示,現場一些應急機構的導師還與市民現場互動,為市民群眾講解日常急救知識,引導市民群眾在突發事件發生時開展自救互救。在展會現場,深圳市公共安全義工聯合會向公眾展示了2022年深圳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深圳市“應急第一響應人”的教學培訓和發展情況,以及隊伍管理、先進個人事跡、指揮調度系統等,從人、物資、系統這三個角度,介紹了如何推進社會應急力量的發展,從而不斷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據了解,作為基層應急救援隊伍的重要輔助力量,深圳市“應急第一響應人”即是在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之前先到達災害、事故等突發事件現場,開展現場疏導、自救互救、信息收集上報等初期就近應急處置工作的志愿者。2022年8月19日,深圳市應急管理局舉行“應急第一響應人”隊伍成立儀式,為“應急第一響應人”隊伍授旗,正式組建“應急第一響應人”志愿服務隊伍,發展壯大“應急第一響應人”群防群治力量,提高社會動員能力,為深圳市超大型城市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自隊伍成立以來,多次組織“應急第一響應人”進行應急安全宣教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累計普及人數5000余人,獲得市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展會現場互動感滿滿,不僅有炫酷的重型救援裝備展出,還能近距離體驗全地形平衡車、激光打靶訓練系統、高空滑道、消防摩托車……令參觀者在觀看專業展會的同時,還能玩得不亦樂乎。本次展會共開設4天,將持續至11月18日。(深圳市應急管理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