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12月1日,主題為“傳承·創新——賦能工業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的2023年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年會暨工業博物館建設與運營培訓班活動,在浙江安吉召開。
圖為參加2023年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年會活動嘉賓合影
圖為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理事長羅民主持會議
會上,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唐明山做了年度工作報告,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博物館主任、國際博物館協會大學委員會常務理事趙軻主持發布《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2022年度學術論文集》。柳州工業博物館、中船置業有限公司、廣西旅發科技有限公司、大信家居博物館、洛德文博研究院、和也睡眠文化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等相關機構負責人,圍繞工業文物活化利用的探索與思考、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文博產業數字化、博物館運營、展覽與設計、品牌+文化+特色IP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引起與會代表廣泛共鳴。
圖為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彥雯演講《品牌+文化+特色IP,打造工業博物館新生命》。
圖為中船置業有限公司運行部運營主管嚴靜演講《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
年會期間,在聯盟首次舉辦的工業博物館建設與運營培訓班上,設置新型工業博物館建設的思考、工業博物館的使命與路徑、博物館備案定級工作解析、沈陽工業博物館工業文物認定與定級基本情況和做法等4個專題講座。
圖為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演講《新型工業博物館建設的思考》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以《新型工業博物館建設的思考》為主題,對當前工業博物館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從展陳理念的創新、時間空間的擴展、核心功能的延伸、設計思路的轉變、展陳內容的豐富、展示手段的多樣、體驗方式的提升、管理模式的創新等角度為新型工業博物館的建設提供了思路。
圖為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演講《工業博物館的使命與路徑》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以《工業博物館的使命與路徑》為主題,重點講述了工業博物館的特色與優勢,各類工業博物館正是我國從全世界最大的傳統農業國邁向全世界最大的現代工業國這一波瀾壯闊歷程的參與者、見證者、記錄者。段勇還闡明通過摸清藏品家底、輸出形象品牌、保持文化交流、與時俱進用技術、抱團融合發展、重視公共關系等具體路徑履行博物館使命。
圖為中國文物報社博物館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中國博物館》雜志編輯部主任李晨講解《博物館備案、定級工作解析》
中國文物報社博物館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中國博物館》雜志編輯部主任李晨以《博物館備案、定級工作解析》為主題,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我國博物館評估工作的產生、發展與變革、我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的制度設計、博物館定級評估的基本標準等方面進行了深度講解,為工業博物館規范管理和定級評估工作明確方向、推波助力。
圖為沈陽市文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佟輯云講述《沈陽工業博物館工業文物認定與定級的基本情況和做法》
沈陽市文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佟輯云以《沈陽工業博物館工業文物認定與定級的基本情況和做法》為主題,分享了沈陽工業博物館在工業文物認定和定級方面的積極探索。
據悉,本次會議由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主辦,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船置業有限公司、廣西旅發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洛德時代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協辦。來自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理事單位、會員單位、相關企業、服務機構、研究機構等相關代表120人出席會議。12月1日,與會人員赴余村調研,深入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的余村,建設全國首個以“兩山”實踐為主題的生態旅游、鄉村度假景區的經驗與做法。(鄭文)
編輯:李芊諾
責編:汪黃任
審核:張永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