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從河南省鄉村振興局獲悉,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河南省脫貧人口增收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圍繞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推動脫貧人口持續增收進行規劃,確保全省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工資性收入是推動脫貧人口增收的重要途徑。《方案》明確,要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每年力爭實現脫貧人口新增持證10萬人以上,全省脫貧人口務工規模每年穩定在210萬人以上。
好就業、就好業,既需要脫貧人口有一技之長,還需要政府提供優質服務。河南省發揮“1+6省際勞務協作聯盟”作用,持續開展“春風行動”,提供“點對點”送工服務,落實跨省務工交通補貼政策,每年認定100個“河南省脫貧人口就業幫扶示范點”,推進脫貧人口就近就地就業。
在洛陽市孟津區朝陽鎮南石山村張家彩窯研學基地,脫貧戶李麗霞正和其他工友忙著拉泥坯、描彩繪、上釉色、入窯燒制。李麗霞對眼前的生活很滿足,既能照顧老人和孩子,每天還能掙到150元。
近年來,南石山村大力挖掘三彩產業品牌價值,已發展成為“唐三彩第一村”,現有68家唐三彩生產企業,吸納勞動力2000余人,年產值3.5億元。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方案》指出,要大力發展產業,增加脫貧群眾生產經營性收入,持續開展田園增收、養殖富民、鄉村旅游、電商流通、消費幫扶等產業發展“十大行動”,2023年至2025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每年用于產業的比例分別不低于60%、65%、70%。
《方案》同時明確,要加強兜底保障,駐村第一書記和定點幫扶、校地結對幫扶、市縣結對幫扶等幫扶單位要開展各項幫扶活動,扎實開展“萬企興萬村”活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盤活農村土地房屋資源,增加脫貧人口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為促進脫貧人口增收,河南省鄉村振興局正在全省開展“迎雙節送溫暖固成果”活動,通過消費幫扶、助企紓困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河南省鄉村振興局還和省婦聯共同實施了鄉村服裝產業“百鎮千村”行動,支持100個以上鄉鎮、1000個以上行政村因地制宜培育發展勞動密集型鄉村服裝產業,打造鄉村產業樣板。(來源:河南日報)
編輯:李芊諾
責編:汪黃任
審核:張永杰
請輸入驗證碼